•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ǎng yí diàn fù bǎi liáng tǐ

两仪殿赋柏梁体

作者:李世民 
jué yù jiàng fù tiān xià píng     — — lǐ shì mín
绝域降附天下平   ——李世民
bā biǎo wú shì yuè shèng qíng     — — huái ān wáng
八表无事悦圣情   ——淮安王
yún pī wù liǎn tiān dì míng     — — zhǎng sūn wú jì
云披雾敛天地明   ——长孙无忌
dēng fēng rì guān chán yún tíng     — — fáng xuán líng
登封日观禅云亭   ——房玄龄
tài cháng jù lǐ fāng gào chéng     — — xiāo yǔ
太常具礼方告成   ——萧瑀

《两仪殿赋柏梁体》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的李世民(即唐太宗)创作的《两仪殿赋柏梁体》,它采用了一种由众诗人共作的诗歌形式——柏梁体,这是一种集体创作的诗体,通常由多位诗人轮流出句,接龙般地共同完成一首诗。这首诗以天子李世民为中心,描绘了其统治下的太平景象以及庆典活动。

1."绝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八表无事悦圣情,"
这句是李世民的第一句,意思是说在他治理下,遥远的边疆地区都降服了,天下一片安宁,这让他感到非常愉悦。

2."淮安王,云披雾敛天地明,"
"淮安王"代指其他人共同完成这句。这句话是说天上的云雾散去,展现了明澈的天地景象,寓意皇帝的光辉照耀四方,如同云雾散去后展现的明丽天空。

3."长孙无忌,登封日观禅云亭,"
"长孙无忌"同样代表其他诗人。这句话描述的是长孙无忌在登封(古代的一种礼仪,祭祀天地)时,观看了云亭上的景象,暗示着皇帝对贤臣的赏识和朝堂的和谐。

4."房玄龄,太常具礼方告成,"
"房玄龄"再次代表其他诗人。这里指的是房玄龄在太常(古代官署,负责礼仪等事务)主持的仪式中,完成了所有的礼仪,标志着这个庆祝活动的圆满结束。

整首诗通过众人之口,共同描绘了一个天下太平、圣明君主、朝野和谐、礼仪完备的美好景象,展现了李世民在位时期的盛世之象。

《两仪殿赋柏梁体》古诗词赏析:

这首作品以李世民即唐太宗为首,采用柏梁体的赋形式,来颂扬其统一国家、平定四方、促进和谐与繁荣的功绩,体现了对君主威望与治国能力的高度赞扬。下面对每一句的赏析如下:

1. **绝域降附天下平**:“绝域”指的是遥远、未开化的边疆地区,“降附”意味着这些地区被征服和归顺,“天下平”则表达了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句话通过描绘边疆地区的归顺,展现了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的安定与统一。

2. **八表无事悦圣情**:“八表”是中国古代地理概念,指八方之外,泛指整个世界或极远之地。这句话表明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无论多么遥远的地区,都呈现出一片祥和,让作为君主的他感到愉悦。这里表现了李世民深得民心,治国有方。

3. **云披雾敛天地明**:“云披”和“雾敛”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转变,象征着政局的清晰与清明。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环境的清明,以及他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使国家变得井井有条,如同阳光穿透云雾,照耀大地一般。

4. **登封日观禅云亭**:“登封”是指在嵩山封禅,古代帝王以此来表达对天地的崇敬和国家的盛世;“日观”可能指的是日出的观象台,暗示李世民在登封时,看到了盛世的曙光;“禅云亭”可能是在嵩山的某处观景亭,享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这一句表现了李世民在国家繁荣昌盛的背景下,享受自然之美,同时也是对国家盛世的肯定与庆祝。

5. **太常具礼方告成**:“太常”是中国古代的官署,掌管礼仪,这句话强调了在国家取得成就后,通过完备的礼仪来正式宣布这一成就。通过“具礼”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国家成就的尊重和庆祝,也彰显了李世民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礼仪与庄重。

整体而言,这首作品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高度赞美了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的统一与繁荣,以及他作为君主的高超治国能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国家仪式的强调,全方位展现了李世民的伟大成就和其深远的影响。

李世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