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shèng zhì sòng shàng shū yàn guó gōng fù shuò fāng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作者:张九龄 
xī zhě hé biān sǒu     shuí zhī yǐn yǔ xiān
昔者河边叟   谁知隐与仙
xìng míng zhōng bù shí     zhāng jù cǐ kōng chuán
姓名终不识   章句此空传
jì wèi zuò wàng huì     yán yóu qiáng zhe quán
迹为坐忘晦   言犹强着诠
jīng líng jìng hé suǒ     cí yǔ dú yī rán
精灵竟何所   祠宇独依然
dào zài yū chén juàn     fēng xíng dòng ruì piān
道在纡宸眷   风行动睿篇
cóng zī huà tiān xià     qīng jìng fù hé xiān
从兹化天下   清净复何先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古诗词释义: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诗歌,整首诗的风格庄重典雅,以送别之笔表达了对燕国公即将赴北方军务的敬意与祝愿。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以及典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现将此诗逐段解释如下:

### 前四句:“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诗人以河边的老翁为引子,讲述了那些隐居的智者往往在世时并不被人知晓,他们的名字和著述却流传了下来。这四句诗隐喻了历史上许多卓越的文人学者在生前默默无闻,直到身后才被人发现其价值和成就。

### 后四句:“迹为坐忘晦,言犹强着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迹为坐忘晦”,指的是智者的行为和痕迹可能在追求精神境界(坐忘)的旅程中被遗忘。“言犹强着诠”,说明他们的言论和思想虽在有生之年并未被广泛理解或接受,但仍然被记录下来。“精灵竟何所”,提问精神、灵魂的最终归宿何在?“祠宇独依然”,则是对那些与之相关的纪念场所、庙宇在时间长河中的长久存在进行描绘。

### 中间四句:“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道在纡宸眷”意味着真正的真理和智慧往往被世俗所忽视或误解,但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风行动睿篇”则是指由这些智者的言行所引发的深远影响,激励着后世之人。最后两句“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表达了诗人对燕国公出征后能以清净之德化导天下的期许和祝愿,强调清净为治世之先。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赞美了智者的不朽精神,并寄托了对出征者的祝愿与期望,展现出深厚的文学情感与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展现了他对人生、哲学、政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思考,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背景解析:
诗题“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表明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向皇帝(圣制)和燕国公(即将出征的尚书)表达敬意和祝福的场合创作的。燕国公即将前往朔方(北方边境),这可能与军事出征或安抚边疆有关。

### 诗的结构与内容分析:
1. **前四句:“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这四句以河边的老者为象征,隐含了对历史中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人物的追忆。他们虽未被历史广为人知,但其背后的故事和智慧却通过诗文流传下来,寓意着尽管个人在时间长河中可能被遗忘,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可以永存。

2. **中间四句:“迹为坐忘晦,言犹强着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这部分对“坐忘”的概念进行探讨。坐忘是中国道家哲学中的一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超越外在事物,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通过提及“精灵”(灵性或精神)的存在与消失,以及祠宇的持久,诗人表达了对精神与物质、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思考。

3. **后四句:“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最后四句转而关注当下的行动与未来的期望。通过“道”(道德、道理)的引领和皇帝的指导(纡宸眷),期望通过这次出征能够带来政治上的清净与和平,进而引导整个天下走向更和谐的状态。这里的“清净复何先”表达了对实现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和对道德力量的高度重视。

### 总结:
张九龄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他对历史、哲学和政治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于道德和治国理念的追求。通过寓言、哲学思考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怀,诗人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张九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