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ǐ liú mǎ

紫骝马

作者:杨炯 
biān dì yáo wú jí     zhēng rén qù bù hái
边地遥无极   征人去不还
qiū róng diāo cuì yǔ     bié lèi sǔn hóng yán
秋容凋翠羽   别泪损红颜
wàng duàn liú xīng yì     xīn chí míng yuè guān
望断流星驿   心驰明月关
gǎo zhēn hé chǔ zài     yáng liǔ zì kān pān
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

《紫骝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紫骝马》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边塞诗,通过对边地景色和征人的离别、思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边地遥无极, 征人去不还**:首句直指边疆的辽阔与征人的离别。边地的尽头似乎无限遥远,而那些离家出征的人,或许永远无法返回家乡。

2. **秋容凋翠羽, 别泪损红颜**:秋天的景象使翠绿的羽毛显得枯萎,离别的泪水让红颜变得憔悴。这里通过秋景和别泪的描绘,寓意离别之苦和战争带来的伤痛。

3. **望断流星驿, 心驰明月关**:望着远方的流星驿站,心却已驰骋至明月关。流星驿是古代传递信息的地方,明月关则可能象征着战争的前线。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前线的遥望和内心对和平的向往。

4. **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藁砧是古代用作砧板的薄竹片,这里借指征人。这句询问征人的家乡在哪里,而杨柳自堪攀,似乎在表达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怀念。也有一说,杨柳代表柳树,柳树与离别有关,“柳”谐音“留”,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所以此处可能在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边塞的辽阔与战争的残酷为背景,通过征人离别、思念家乡的场景,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杨炯在这首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紫骝马》古诗词赏析:

《紫骝马》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的一首边塞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的边地景色与人物离别之感**:“边地遥无极, 征人去不还” 开篇就以广袤无垠的边地景象与征人远离故乡、生死未卜的处境形成对比,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征人“去不还”不仅指身体的离别,更寓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未知的风险。

2. **秋日的衰败与人物的离愁**:“秋容凋翠羽, 别泪损红颜” 这两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如凋零的翠羽(指叶子),以及因离别而流下的泪水(损害了红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萧瑟和离别之痛的感伤。

3. **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望断流星驿, 心驰明月关”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想象中流星驿传信的速度之快,心却驰骋在明月关之外,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牵挂与对和平回归的深切期盼。

4. **结尾的反思与自问**:“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 这两句是诗人对于战争中生死未卜的担忧,同时也反思了战争中的生存状态。藁砧(藁是细软的禾苗,砧是古代用以砸肉的砧板,比喻战俘)是战争的象征,暗示着战事的残酷,杨柳则象征着家的温馨与期盼,对比之下,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家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边塞景象的刻画,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风格。

杨炯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