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shèng zhì guò tóng jīn guān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

作者:苏颋 
chén yóu jīng shàng yuàn     yǔ liè xiàng xián tián
宸游经上苑   羽猎向闲田
jiǎo tù chū mí kū     xiān lí jù zhe biān
狡兔初迷窟   纤骊讵着鞭
sān qū réng bǎi bù     yī fà suì shuāng lián
三驱仍百步   一发遂双连
yǐng shè hán shuāng cǎo     hún xiāo xiàng yuè xián
影射含霜草   魂消向月弦
huān shēng dòng hán mù     xǐ qì mǎn qíng tiān
欢声动寒木   喜气满晴天
nà shì chén wáng yì     kōng suí yuè fǔ piān
那似陈王意   空随乐府篇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古诗词释义: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是唐代文学家苏颋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各段的逐段解释:

1.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意思是皇帝出巡,经过繁华的上苑(皇家园林),然后前往更为宁静的田间狩猎。这里通过“宸游”描绘了皇帝出游的尊贵与神圣。

2.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描写狩猎的情景。初冬时节,狡猾的兔子在草丛中迷了路,纤细的马匹(“纤骊”)无法用鞭子驱赶它们。表现了狩猎的艰难与紧张。

3.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三驱是古代的狩猎传统,即每次狩猎,猎人要三次举箭,不射杀,最后再射杀,以此作为对猎物的尊重。这里描述的是在百步之外,仅一箭就同时射中了两只兔子,展示了高超的箭术。

4.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箭射出去时,影子落在含霜的草地上,猎物在月光下灵魂消逝。描绘了狩猎的瞬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敬畏。

5.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狩猎结束后,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林间,喜庆的气氛让晴朗的天空更加明媚。表现了狩猎活动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欢乐。

6.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与魏晋时期文人陈王曹植的游猎诗相比,这里的狩猎活动显然更有实际意义和力量。陈王的诗只是文学创作,而这次狩猎则是皇帝的实际行动,更有威严和深度。暗示了与文学作品不同的现实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狩猎活动,展现了帝王的尊贵、狩猎的紧张与壮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喜悦之情,同时与文学作品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皇家活动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古诗词赏析:

苏颋的《奉和圣制过潼津关》是唐代宫廷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诗的标题“奉和圣制过潼津关”表明了它是在唐代君主的巡行过程中创作的,作为一种应和之作,其目的是表达对君主巡行的赞颂和庆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与背景**:
-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君主巡行潼津关,潼津关是唐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位于今陕西省境内,其地理位置的战略性不言而喻。诗中描述的巡行活动,反映了唐代君主对边防安全的重视和对国家疆域的巡视。

2. **文学特色**:
- **对仗工整**: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如“狡兔初迷窟”对“纤骊讵着鞭”,不仅音韵和谐,且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
- **意境深远**:“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描绘了狩猎场景,既展现了君主的狩猎技艺,也隐喻了国家的军备和战力。
- **情感饱满**:通过“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君主巡行的热烈欢迎和满心的喜悦之情,这种情感饱满的描绘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3. **文化意义**:
- 这首诗通过描绘君主巡行的情景,不仅展现了唐代的军事实力和国家的强大,也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君主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重视。
- 同时,诗中蕴含的自然景象与狩猎活动的描写,也反映了唐代宫廷诗人的自然观和审美情趣。

4. **与陈王之比较**:
- 最后两句“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将此诗与陈王(指汉朝的汉文帝)的乐府诗歌相比,暗示了此诗所承载的更为宏大、庄重的寓意和主题,不仅限于娱乐或简单的文学创作,而更多地体现了对君主巡行和国家治理的颂扬。

综上所述,苏颋的《奉和圣制过潼津关》不仅在文学上展示了高超的技巧,更在文化意义上体现了唐代社会的价值观、军事战略和君主治理的观念。

苏颋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