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yáo sī mǎ

寄姚司马

作者:张说 
jié lú tóng zhú xià     shì ěr rén xiāng shēn
结庐桐竹下   室迩人相深
jiē yuán fēn zhú jìng     gé hù gòng tóng yīn
接垣分竹径   隔户共桐阴
luò huā cháo mǎn àn     míng yuè yè pī lín
落花朝满岸   明月夜披林
zhú yǒu lóng míng guǎn     tóng liú fèng wǔ qín
竹有龙鸣管   桐留凤舞琴
qí shēng yǔ gāo jié     fēi wú shuí shǎng xīn
奇声与高节   非吾谁赏心

《寄姚司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寄姚司马》,由唐代诗人张说所作。全诗共四联八句,以描绘一位诗人与友人(姚司马)共同生活的隐逸场景为主题,体现了友情与自然之美的相融合。下面是逐句解释:

1.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诗人居住在桐树与竹林之下,房屋虽与他人相隔不远,但心灵深处却与友人相连。这里“室迩人相深”强调的是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物理上的距离不近,心灵的亲近却如同置身于同一空间。

2.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通过“接垣”(相邻的墙壁)和“竹径”(竹林中的小路),虽然有物理上的隔阂,但又共享“桐阴”(桐树的阴凉)。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既独立又共享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既各有空间又彼此相依的和谐关系。

3.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春天的早晨,花瓣随风飘落,满布河岸;夜晚,明月当空,月光照耀林间。这描绘了一幅自然与时间的流转,花开花落,月圆月缺,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之美。

4.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竹子仿佛能够发出龙的鸣叫,桐树留下了凤凰的舞动痕迹。这里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物以情感和生命,竹子与桐树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它们成了承载传说和美好故事的象征,增强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联系。

5.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这里的“奇声”指的是竹子与桐树带来的独特音韵,“高节”则象征着它们的品格和价值。诗人认为,只有他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这些自然之美的深层次含义与价值,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自然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寄姚司马》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姚司马》,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描绘居所环境**:“结庐桐竹下, 室迩人相深。” 张说开篇以“结庐”描绘了自己与友人所处的自然居所,环境为桐竹环绕,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清雅。用“室迩人相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亲近与心灵的贴近,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2. **自然景致的描绘**:“接垣分竹径, 隔户共桐阴。” 描绘了竹径与桐阴的自然景观,通过“接垣”、“隔户”这样的词语,展现了空间的连贯与分割,强调了自然美景与居住环境的巧妙结合。竹与桐的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3. **动态的自然美**:“落花朝满岸, 明月夜披林。” 诗人运用“落花”与“明月”这两个极具诗意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白天的落花为岸添彩,夜晚的明月照亮树林,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与变化,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4. **音律与情感的融合**:“竹有龙鸣管, 桐留凤舞琴。” 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竹子被想象成能发出龙鸣之声的管乐器,桐树则留下了凤舞琴的痕迹。这种将自然与神话融合的想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情感和对超然事物的向往。

5. **结尾抒发情感**:“奇声与高节, 非吾谁赏心。”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自然品质(奇声与高节)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友人(姚司马)之间的情感相通,只有他们能真正欣赏和理解这种自然之美和高洁之节。

综上所述,《寄姚司马》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张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