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shǐ è zhǔ zhì wū jiāng dào zhōng zuò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

作者:刘长卿 
miǎo miǎo yún shān qù jǐ zhòng     yī yī dú tīng guǎng líng zhōng
渺渺云山去几重   依依独听广陵钟
míng cháo jiè wèn nán lái kè     wǔ mǎ shuāng jīng hé chǔ féng
明朝借问南来客   五马双旌何处逢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是刘长卿所作,表现了诗人长途跋涉途中的思考与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渺渺云山去几重, 依依独听广陵钟。**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行进途中所见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岭层层叠叠,似乎与天空相接,道路遥远且蜿蜒。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独自一人前行,只能听到远处广陵城(今江苏扬州)传来的钟声,显得格外孤寂。这里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通过“渺渺云山”、“依依”这样的词汇,以及钟声的“广陵”之地,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孤寂的氛围。

2. **明朝借问南来客, 五马双旌何处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旅途的设想与期待。第一句“明朝借问南来客”,意思是明天早晨,诗人或许会遇见从南方来的人,这里“南来客”可能指的是其他官员、使者,或者只是路过这里的行人。第二句“五马双旌何处逢”,则表达了对这些远方来客的想象与期待,诗人在想象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当他们遇到从南方来的队伍时,会有五匹骏马和两面旗帜(双旌)相伴。这里通过“五马双旌”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庄重、正式的氛围,可能象征着某种官方使命或大型行进队伍,也可能是诗人对于未来可能遇到的重要人物或事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未来的设想,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于未知旅途的深刻思考。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这首《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展现了作者在前往鄂渚(今湖北武汉)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途中所见的景致,以及在旅途中的思绪。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以下是对其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赏析:

### 1. 景色描绘与情感交融
- **首句“渺渺云山去几重”**,描绘了远山与云雾交织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氛围。这里的“渺渺”不仅描绘了山川的辽阔,也隐含了作者心中对于旅途未知的思索与期待。
- **次句“依依独听广陵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通过倾听广陵(扬州)的钟声,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广陵钟声象征着远方的呼唤,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 2. 精神与现实的交织
- **“明朝借问南来客”**,透露出作者对于未来相遇的期待,以及对于旅途中可能遇到的他人的憧憬。这种期待与憧憬,不仅仅是对现实旅程的描绘,更反映了作者在内心深处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
- **“五马双旌何处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期待,暗示着作者希望在未来的某个地方,能与有着相似身份(五马象征贵族出行,双旌象征官位)的人相遇。这种对于相遇的期待,既是对旅途中的偶然相遇的期待,也是对心灵深处共鸣的追求。

### 3. 思想与意境的升华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自然的感悟、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渴望。通过“云山”、“广陵钟”、“南来客”、“五马双旌”等意象,构建了一幅既具象又富含哲理的画卷,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刘长卿的《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色的诗作,更是一次内心之旅的写照,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考、情感与期待,以及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刻联系的追求。

刘长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