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īn xī dào zhōng zuò

新息道中作

作者:刘长卿 
cāng zhōu bù fù liàn yú gān     bái fà nà kān dài tiě guān
沧洲不复恋鱼竿   白发那堪戴铁冠
kè lù xiàng nán hé chǔ shì     lú huā qiān lǐ xuě màn màn
客路向南何处是   芦花千里雪漫漫

《新息道中作》古诗词释义:

刘长卿的《新息道中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沧洲不复恋鱼竿**:这里的“沧洲”指的是远离尘嚣的水边之地,比喻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鱼竿”则是传统隐士的象征,意味着诗人曾经向往自由自在的渔隐生活。这句表达诗人已经不再眷恋过去的隐居生活,暗示他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2. **白发那堪戴铁冠**:这句描述诗人头上已经长出白发,面对白发的出现,不禁感到心酸和无奈。在古代,铁冠常被用作皇帝或高官的象征。这句通过“铁冠”来表达诗人的官场生涯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与他内心的失落形成对比,意味着他感到自己在官场的处境和形象与内心期望相悖。

3. **客路向南何处是**:诗人身处异乡,向南行进,这里的“客路”指的是他所走的道路,也是他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的象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不确定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着新的生活选择或困境。

4. **芦花千里雪漫漫**:芦花在诗中被比喻为白色的雪,形容了芦花在广阔的视野中无边无际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象征性表达。它可能代表了诗人在面对无尽的困难和不确定的未来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和迷茫。芦花的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情感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新息道中作》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这首《新息道中作》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新息道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沧洲不复恋鱼竿”,表现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的渔翁生活的向往与不再眷恋。这里的“沧洲”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而“鱼竿”则常常与隐居生活相联系,表达诗人对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渴望。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与外界的现实压力,这种内心深处的向往或许已经被生活所淘汰,从而显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白发那堪戴铁冠”,这一句紧承上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无奈。白发是时间流逝的直接体现,而“戴铁冠”则可能象征着社会的约束、压力或某种特定的角色身份,暗示着诗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责任与约束,这种压力使得原本向往的简单生活变得更加遥远。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情感表达的集中点。诗人站在南方的旅途中,望着连绵不绝、洁白如雪的芦花,心中的思绪似乎随着这片茫茫的雪海无边无际。这里的“客路”不仅是指行走在南向的道路上,更象征着人生的旅程。芦花的“千里雪漫漫”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孤独、迷茫情感的外化。在这样的景色下,诗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迷茫与无助,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行走在道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鱼竿”、“白发”、“铁冠”、“芦花”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

刘长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