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ié dōng lín sì sēng

别东林寺僧

作者:李白 
yì tíng sān yáng shù     zhèng dāng bái xià mén
驿亭三杨树   正当白下门
wú yān míng cháng tiáo     hàn shuǐ niè gǔ gēn
吴烟暝长条   汉水啮古根
xiàng lái sòng xíng chù     huí shǒu zǔ xiào yán
向来送行处   回首阻笑言
bié hòu ruò jiàn zhī     wèi yú yī pān fān
别后若见之   为余一攀翻

《别东林寺僧》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李白所写,内容深邃,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东林寺僧分别时的感伤与怀念之情。接下来,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这一句描绘了离别场景的背景。驿亭中有着三棵杨树,它们矗立在白下门的旁边。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杨树在夜幕中显得更加苍老,如同被雾气笼罩的吴地烟雾,同时也暗示了汉水(这里可能指长江或相似的大河)正侵蚀着树根。这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2.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这里诗人回忆了送别时的场景。他们曾经共同站在送行的地方,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笑容和话语,却只能用“阻”字表达一种无法再见面的遗憾和悲伤。这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内心的痛苦。

3.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虽然他们现在分开了,但诗人希望,如果将来有机会再相见,僧人能够为他攀折几枝杨树。这个愿望象征着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含有对再次相聚的深深渴望。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位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李白的诗通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别东林寺僧》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这首《别东林寺僧》抒发了对东林寺僧人深情的离别之情,语言质朴而深情,充满了对友谊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驿亭三杨树, 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 汉水啮古根。”

**解析:**开篇描绘了送别之地的景物。驿亭旁有三棵杨树,它们正好位于白下门的旁边。白下门可能是指南京的一个地名或门楼。这里用“吴烟”和“汉水”指代江南和北方的景象,通过“暝长条”(指杨树的枝条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和“啮古根”(汉水侵蚀着树根)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和岁月的流逝。这一联通过环境描写预设了送别的场景,同时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氛围。

### 颔联:“向来送行处, 回首阻笑言。”

**解析:**这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回顾了刚刚送行时的场景,那时与朋友的欢笑和对话还历历在目,但此刻回望,只能默默告别,情感的纠葛与离别的不舍跃然纸上。通过“阻笑言”的描述,仿佛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个让人叹息的瞬间。

### 颈联:“别后若见之, 为余一攀翻。”

**解析:**结尾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希望。诗人假设未来有机会再相见时,希望对方能为自己攀翻(此处可能指携带某些物品或信息),传达了深挚的友谊和对再次相聚的期待。这种期望也反映出李白豪放不羁、热爱自由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总结:
李白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场景和离别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渲染,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度。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视角。

李白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