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bié wáng shān rén guī bù shān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hé chǔ míng sēng dào shuǐ xī chéng zhōu nòng yuè sù jīng xī |
何处名僧到水西 乘舟弄月宿泾溪 |
píng míng bié wǒ shàng shān qù shǒu xié jīn cè tà yún tī |
平明别我上山去 手携金策踏云梯 |
téng shēn zhuǎn jué sān tiān jìn jǔ zú huí kàn wàn lǐng dī |
腾身转觉三天近 举足回看万岭低 |
xuè làng kěn jū zhī dùn xià fēng liú hái yǔ yuǎn gōng qí |
谑浪肯居支遁下 风流还与远公齐 |
cǐ dù bié lí hé rì jiàn xiāng sī yī yè míng yuán tí |
此度别离何日见 相思一夜暝猿啼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古诗词释义:
此诗标题为《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是一首赠别诗。让我们逐段解释其意思:
1. **何处名僧到水西, 乘舟弄月宿泾溪,**
这两句描写了王山人(即诗中的“名僧”)远行的场景。他选择在夜晚,乘船行至水西,借着月光游弋在泾溪之上,享受夜航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水西”和“泾溪”可能象征着旅行和追求的精神。
2. **平明别我上山去, 手携金策踏云梯,**
次日清晨,王山人与诗人李白告别,独自上山。他手中拿着金杖(金策),踏上了通往云端的山路,表现出他追求真理与智慧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3. **腾身转觉三天近, 举足回看万岭低,**
王山人在登高过程中,感觉自己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天地之间的距离似乎缩短了,而在回望来时路时,连绵的山岭都显得格外渺小。这里表达了追求精神高度带来的豁达与超越。
4. **谑浪肯居支遁下, 风流还与远公齐,**
这两句称赞王山人不仅在闲谈风趣上超越了古代的高僧支遁,其风度和智慧还与东晋的佛学家、诗人慧远(远公)相匹敌。这里体现了对王山人高洁、风流和智慧的钦佩。
5. **此度别离何日见, 相思一夜暝猿啼,**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王山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离别之感。诗人担心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到王山人,只希望在未来的某个夜晚,思念之情能化作山谷间的猿啼声,传达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山人归隐前的场景和对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哀愁,同时也传递了对高尚人格的颂扬和对自然、真理的追求。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这首《赠别王山人归布山》是一首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送别诗。在解读和赏析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意境与情感**: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美与诗人对朋友深情厚谊的体现。诗中的“乘舟弄月宿泾溪”描绘了夜色中与友人共同乘舟游水的浪漫景象,“手携金策踏云梯”则表达了友人攀登高山的勇敢和追求。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精神的赞颂。
2. **拟人化的自然描写**:“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元素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赋予山川、云梯以灵性,同时也通过比较“支遁”与“远公”这两个历史上著名的高僧,来赞美友人既有支遁的风趣与豁达,又有远公(慧远)那样的学问与德行,从而突显出友人的独特魅力和高尚人格。
3. **情感的深化**:“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期待。通过描述一夜的猿啼声,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氛围,也寄托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这种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4. **语言与形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高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物精神风貌的深刻刻画。诗句结构工整,节奏感强,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与豪放风格。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这首《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赞美友人精神品格、抒发深厚友谊之情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