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liú jì jiǔ shāng bái mǎ ( cǐ mǎ chì cì níng wáng , zhuǎn zèng jì jiǔ )

奉和刘祭酒伤白马(此马敕赐宁王,转赠祭酒)

作者:严维 
zuì chēng hóng yǎn shǎo     zǎo suì cǎo máo jū
最称弘偃少   早岁草茅居
nián lǎo cóng sēng lǜ     shēng zhī jiě fú shū
年老从僧律   生知解佛书
nà yī qiú huài bó     yě fàn shí chūn shū
衲衣求坏帛   野饭拾春蔬
zhāng jù wú qiú duàn     shí zhōng xué yǒu yú
章句无求断   时中学有馀

《奉和刘祭酒伤白马(此马敕赐宁王,转赠祭酒)》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严维奉和刘祭酒(可能是指刘润之)所作的一首诗,旨在对刘祭酒赠与的白马表达感慨与尊敬。诗中对刘祭酒的生平事迹和人生态度进行了描绘,突出其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 最称弘偃少, 早岁草茅居,
这句提到刘祭酒年轻时的谦逊和简朴,以“弘偃少”(弘,形容其品行的高尚,偃,少,年轻)来描绘他年少时期的性格,表示他年轻时即已显示出非凡的品德和智慧。这里的“早岁草茅居”意指他早期生活在草屋中,生活朴素,不以物质奢华为追求,而更重视内心的修为和知识的积累。

### 年老从僧律, 生知解佛书,
此句描述刘祭酒随着年岁增长,更加遵循僧人的戒律,其对佛教知识的了解并非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是与生俱来,即“生知解佛书”。这反映出刘祭酒对佛教有着深厚的内在理解,佛教的教义已深入其内心,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 衲衣求坏帛, 野饭拾春蔬,
这两句描绘了刘祭酒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穿着僧人的破旧衣袍(衲衣),寻找破旧的布料作为修补衣物的材料,而食物则是在野外采摘新鲜的春蔬。这样的生活显示出他对物质的淡泊,更重视心灵的满足和自然的亲近。

### 章句无求断, 时中学有馀,
这两句揭示了刘祭酒对学问的追求与态度。他对学问的掌握不仅满足于现有知识的积累,更在于随时、处处学习和感悟,展现出一种不断探索和提升自我的精神。这里的“章句”指的是文字、文献,“无求断”则强调了他在追求知识时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时中学有馀”则是说他总有时间,总有余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或深入理解已知的学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刘祭酒生活、修为、学习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内在美和对知识不懈探索的精神价值的赞许。

《奉和刘祭酒伤白马(此马敕赐宁王,转赠祭酒)》古诗词赏析:

严维的这首诗《奉和刘祭酒伤白马》是对刘祭酒失去白马的哀悼,同时巧妙地赞扬了刘祭酒的德行与生活态度。诗歌中虽然主要在悼念白马,但通过白马的背景和刘祭酒的性格描绘,间接地赞美了刘祭酒的精神境界与生活哲学。以下是对诗歌的赏析:

1. **弘偃少**:这里“弘偃”似乎是个误写,可能是想表达“弘”大的人格、品质。用“少”字,或许意在突出刘祭酒年轻时的志向和追求。整个句子暗示了刘祭酒早年即有宏大的志向和坚定的品格。

2. **草茅居**:草茅居通常比喻隐居或生活简朴的状态。用在这里,暗示了刘祭酒年轻时或许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3. **年老从僧律**:表明刘祭酒在晚年时可能选择遵循佛教的教义和律法,展现出对精神追求的深入和持久。这个转变可能反映了他晚年寻求心灵的安宁和智慧。

4. **生知解佛书**:意味着刘祭酒对佛教有天生的领悟力,能够深刻理解佛书的教义。这不仅展现了他对佛教的信仰,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对精神层面的深刻理解。

5. **衲衣求坏帛,野饭拾春蔬**:这两句描绘了刘祭酒的生活状态,穿着僧衣,寻觅破布以示简朴,收集野菜充饥,体现出他对物质生活要求极低,更注重精神和内心的修行。这种生活态度,是对简单、自然、真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独特理解。

6. **章句无求断,时中学有馀**:这两句可能意指刘祭酒在阅读经典(章句)时,不强求深入解释,而是享受于知识带来的乐趣和余味中。这显示出他对于学习和知识的态度是享受和品味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整首诗通过白马的哀悼作为引子,细腻地展现了刘祭酒的品格、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哀悼中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严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