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ēng gāo huí chéng yuè xún sēng

登高回乘月寻僧

作者:戴叔伦 
hè fā pó suō xiāng lǐ qīn     xiāng yāo gòng kàn wǎng nián chūn
鹤发婆娑乡里亲   相邀共看往年春
nǐ jiāng ér nǚ guī lái zhù     qiě shì máo shān jiàn lǎo rén
拟将儿女归来住   且是茅山见老人

《登高回乘月寻僧》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登高回乘月寻僧》由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以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登高、乘月寻访僧侣的场景。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鹤发婆娑乡里亲, 相邀共看往年春**:
-"鹤发婆娑":形容头发像白鹤羽毛一样飘逸,这里用来形容老人的头发,既展现了老人的年老,也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乡里亲":指的是老朋友或熟识的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老朋友的怀念。
-"相邀共看往年春":朋友邀请诗人一起回顾往年的春天,这个场景充满了怀旧之情,同时也可能是对逝去岁月的一种惋惜。

2. **拟将儿女归来住, 且是茅山见老人**:
-"拟将儿女归来住":诗人计划带儿女们回来居住,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且是茅山见老人":这里提到的"茅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山名,或是象征性的地名,"见老人"意味着在这个地方可以见到过去的老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与老人相聚,享受宁静的晚年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老朋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特别是希望能与家人团聚,并在宁静之地度过晚年。诗中充满了对人情味和自然美的赞赏,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登高回乘月寻僧》古诗词赏析:

戴叔伦的《登高回乘月寻僧》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登高远望、月下寻访僧人的恬静而富有深意的情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画面描述**:
- **鹤发婆娑乡里亲**:开篇以“鹤发婆娑”描绘了一幅年迈乡亲的形象,其身姿轻盈、步伐缓慢,如同仙鹤般宁静。这里的“婆娑”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动作,也寓意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自然更迭,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
- **相邀共看往年春**: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场景中,诗人与“乡里亲”相邀共同回顾往日的春天。这里的“往年春”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光,更是对美好回忆的寄托,暗示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 **拟将儿女归来住**:接着,诗中的“拟”字流露出一种计划与期望,表达诗人希望子孙能继承传统,归来与老一辈一起生活。这一句不仅展示了家族传承与和谐共处的愿景,也反映了对下一代寄予的深厚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 **且是茅山见老人**:最后,诗人的行动明确指向了“茅山”,这一地点的选取似乎蕴含着某种精神或文化的寄托。而“见老人”不仅限于字面上的遇见,更象征着对智慧、经验与传统的尊敬与追求。

**2.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亲情、怀旧、传承与寻找智慧展开。通过描绘与乡亲的温馨互动、对往日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家庭和谐与传承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同时,对“茅山老人”的寻找,可能隐含着对精神导师或传统文化智慧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3. 语言与风格**:
戴叔伦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画面和情景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意象,如“鹤发婆娑”、“往年春”等,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层次,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登高回访、月下寻僧的情境,构建了一个既具个人情感又富含哲理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对家庭、自然、文化的深厚情感。

戴叔伦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