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ù fù

去妇

作者:王建 
nán shēng xīn xīn nǚ yán yuè     rén jiā bù yuàn yán yǔ bié
男声欣欣女颜悦   人家不怨言语别
wǔ yuè suī rè mài fēng qīng     yán tóu suǒ suǒ qiāo chē míng
五月虽热麦风清   檐头索索缲车鸣
yě cán zuò jiǎn rén bù qǔ     yè jiān pū pū qiū é shēng
野蚕作茧人不取   叶间扑扑秋蛾生
mài shōu shàng chǎng juàn zài zhóu     de zhī shū dé guān jiā zú
麦收上场绢在轴   的知输得官家足
bù wàng rù kǒu fù shàng shēn     qiě miǎn xiàng chéng mài huáng dú
不望入口复上身   且免向城卖黄犊
huí jiā yī shí wú hòu báo     bú jiàn xiàn mén shēn jí lè
回家衣食无厚薄   不见县门身即乐

《去妇》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去妇》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写了农村妇女因家庭贫困被迫离家、远离丈夫和孩子的心酸经历。让我们逐段解读:

1. **男声欣欣女颜悦, 人家不怨言语别,**
- **男声欣欣**:男子喜笑颜开,这里似乎是在庆祝什么,或者是在婚宴等喜庆场合。
- **女颜悦**:女子面带笑容,可能是因为即将获得什么好处或是有所期待。
- **人家不怨言语别**:整个家庭或社群没有表现出怨言或不和谐的言辞,可能是因为有所庆祝或喜悦的事情发生。

2. **五月虽热麦风清, 檐头索索缲车鸣,**
- **五月虽热麦风清**:五月虽热,但麦田的微风感觉清新,这里的清风可能是象征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 **檐头索索缲车鸣**:檐头是房屋的屋檐,缲车是一种古代用来脱去蚕丝的机器。索索的声音描述了缲车工作的繁忙与效率。

3. **野蚕作茧人不取, 叶间扑扑秋蛾生,**
- **野蚕作茧人不取**:田野里的野生蚕在结茧,却没有人去收集。暗示了人们无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 **叶间扑扑秋蛾生**:在树叶间,秋天的飞蛾不断出现。这里的“蛾”或许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在逆境中生活的艰苦。

4. **麦收上场绢在轴, 的知输得官家足,**
- **麦收上场绢在轴**:麦子收割后存入仓库,布匹(绢)的轴已经准备好,意味着物质供应充足。
- **的知输得官家足**:可知这些物资(包括麦子和布匹)会充足地供应官府的需求。

5. **不望入口复上身, 且免向城卖黄犊,**
- **不望入口复上身**:意思是不必担心吃穿的问题,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没有担心再次离家的必要。
- **且免向城卖黄犊**:暂时避免了将家中的黄犊(可能指比较好的牛,用于交易)卖掉,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

6. **回家衣食无厚薄, 不见县门身即乐**
- **回家衣食无厚薄**:在家中的衣食虽不奢华,但已足够,没有贫乏之苦。
- **不见县门身即乐**:不再需要担心因经济问题而面对官府的惩罚或纠纷,感到身心的愉悦与安逸。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妇女在特定社会环境下,面对生活艰辛、被迫离家出走的心理状态和家庭经济困境的无奈。同时,也描绘了农村生活中的一幕幕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的美好,也暗含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去妇》古诗词赏析:

王建的《去妇》诗,通过对一个农村家庭在收获季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浓厚社会现实色彩的画面,深入探讨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开篇的对比与欢愉
诗开篇以“男声欣欣女颜悦, 人家不怨言语别”描写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男性欣喜,女性欢颜,没有怨言,言语间充满了满足与幸福。这种对比映射出男性的外在表现与内心的满足,与女性的内在情感形成鲜明对比,预示了后文情感的转折。

### 2. 农业收获与生活的艰难
“五月虽热麦风清, 檐头索索缲车鸣”描写的是丰收的景象,五月的炎热中却有清风拂过,缲车的鸣响仿佛在歌唱丰收。然而,丰收与喜悦的背后,诗却揭示了生活的艰难。野蚕自作茧,人却不去取,秋蛾在叶间扑扑乱飞,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但在人类社会中却往往意味着无尽的劳作与生存的压力。

### 3. 社会的不公与无奈
“麦收上场绢在轴, 的知输得官家足”描述了农民辛辛苦苦收获的麦子最终成为了官府赋税的来源,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无奈。这种对官方税赋的无奈接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下的农民生活状态,沉重的赋税负担几乎剥夺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空间。

### 4. 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对个体命运的同情
“不望入口复上身, 且免向城卖黄犊”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最低期望,即使不奢望再次享受生活,也希望不必卖掉仅有的资产,如黄牛,来维持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体制和统治者政策的深刻讽刺。

### 5. 结尾的平静与反思
“回家衣食无厚薄, 不见县门身即乐”以一种平和的口吻结束了诗歌,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艰辛,但只要远离官府,就足以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对于社会现实的深思,对于个人在困境中寻找解脱之道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 总结
王建的《去妇》诗通过对农村家庭生活状态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古代农民在收获季节的辛劳与喜悦,更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赋税沉重等社会问题,体现了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蕴含的哲思与对人性的洞察,使其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文献。

王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