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ú jiā shí bā pāi 。 dì sān pāi

胡笳十八拍。第三拍

作者:刘商 
mǎ shàng jiāng yú xiàng jué yù     yàn shēng qiú sǐ sǐ bù dé
马上将余向绝域   厌生求死死不得
róng jié xīng shān qǐ shì rén     chái láng xǐ nù nán gū xī
戎羯腥膻岂是人   豺狼喜怒难姑息
xíng jǐn tiān shān zú shuāng xiàn     fēng tǔ xiāo tiáo jìn hú guó
行尽天山足霜霰   风土萧条近胡国
wàn lǐ zhòng yīn niǎo bù fēi     hán shā mǎng mǎng wú nán běi
万里重阴鸟不飞   寒沙莽莽无南北

《胡笳十八拍。第三拍》古诗词释义:

刘商所作《胡笳十八拍》是其代表作,是一首描述女子在艰难生存环境下的痛苦和挣扎的长诗。以下是第三拍部分的逐段解释:

**马上将余向绝域, 厌生求死死不得:**
这句话描绘了诗中的主人公被逼迫到无法继续在生的边缘,却无法真正死去的绝望境地。她乘坐马匹,被送往一个偏远、荒凉之地,这种境遇让她对生活感到极度厌倦,甚至有求死的愿望,但现实却迫使她无法实现这一想法。

**戎羯腥膻岂是人, 豺狼喜怒难姑息:**
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恶劣和残酷。"戎羯"通常指的是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这里的"腥膻"比喻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让人难以忍受。"豺狼"则象征着这些民族的暴行和无情。"喜怒难姑息"形容了这些民族行事的无常和严酷,让人无法预测和适应。

**行尽天山足霜霰, 风土萧条近胡国:**
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行经的地点。"天山"是中国西北的山脉,此处可能是指她穿越的艰难险阻;"霜霰"指的是霜雪,形容了环境的寒冷和恶劣。"近胡国"可能是指她即将到达的是一片被北方游牧民族控制的地区,这里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充满了萧条和荒凉。

**万里重阴鸟不飞, 寒沙莽莽无南北:**
这两句诗描绘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万里重阴"形容了天空的阴沉和辽阔,暗示了周围环境的不适宜性。"鸟不飞"说明了空中没有生命迹象,反衬出环境的死寂。"寒沙莽莽无南北"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和广阔,没有明确的方向感,似乎不分东西南北,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寒冷沙地。

整体来看,这段诗歌通过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挣扎和痛苦,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不公和压迫下的无助和悲剧命运。

《胡笳十八拍。第三拍》古诗词赏析:

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第三拍,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深切地表达了对边疆战争的痛苦、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对人性、战争、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情感表达**:
1. **厌生求死**:这是一种极端的表达,显示了战争给士兵带来的身心煎熬和绝望。士兵们在战争的折磨下,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产生了生不如死的感觉。
2. **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通过将敌方比喻为“腥膻”的野兽和“豺狼”,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敌人的极度不信任和愤怒。
3. **足霜霰,风土萧条,万里重阴**:这样的自然环境描写,反映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生活和恶劣环境,暗示了战争对环境的破坏,也象征着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士兵们的孤独与艰难。
4. **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这句描绘了极端的寒冷和空旷的景象,表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冷漠,同时也隐喻了战争带来的隔绝感和无助。

**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的残酷、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它不仅仅是对战争场面的描述,更是对战争背后人性、社会、自然的复杂关系的探讨。通过对比战场与和平的环境、人与野兽的比喻,以及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对战争给个体和自然带来的巨大伤害的深刻反思。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象征**:将敌人比喻为野兽,自然环境的描写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
- **情感强烈的表达**:通过“厌生求死”等强烈的情感表达,直接触动读者的内心,使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深刻。
- **对比手法**:将战场的恶劣环境与士兵内心的痛苦、对和平的向往进行对比,突出了主题的鲜明性和艺术效果。

这首诗是刘商对战争的深刻批判,同时也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刘商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