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ú jiā shí bā pāi 。 dì sì pāi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

作者:刘商 
rú jī qiú xī zài léi xiè     yōu lǜ wàn duān wú chǔ shuō
如羁囚兮在缧绁   忧虑万端无处说
shǐ yú dāo xī jiǎn yú fā     shí yú ròu xī yǐn yú xuè
使余刀兮剪余发   食余肉兮饮余血
chéng zhī shā shēn yuàn rú cǐ     yǐ yú wèi qī bù rú sǐ
诚知杀身愿如此   以余为妻不如死
zǎo bèi é méi lèi cǐ shēn     kōng bēi ruò zhì róu rú shuǐ
早被蛾眉累此身   空悲弱质柔如水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古诗词释义: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长篇叙事诗,由晋代女诗人蔡琰创作。然而,你提到的“刘商”和“胡笳十八拍。第四拍”则是后世对这一传统题材的演绎和再创作,具体作者和作品背景需进一步查证,因为在古典文学中,并未见有“刘商”的名字与《胡笳十八拍》联系起来的权威记载。

不过,为了帮助理解这一段诗词,我们可以基于《胡笳十八拍》这一主题的普遍内容进行分析。《胡笳十八拍》原本以蔡琰被掳掠为质,经历艰苦生活并最终被汉朝使者救回为背景,描述了她的心路历程和情感波动。

根据你提供的第四拍的内容,可以大致解读如下:

"如羁囚兮在缧绁":意为像囚犯一样被束缚在牢笼之中,这里可能指主人公(通常为蔡琰)被囚禁或隔离的状态,暗示了她的自由受到极大限制。

"忧虑万端无处说":表明主人公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痛苦,却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这反映了她在异域生活的孤独、无助和情绪的压抑。

"使余刀兮剪余发":可能是指在残酷的环境中,主人公被迫进行不人道的行为,如剪发以示屈服或遭受虐待。这里使用“刀”、“剪”等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迫害的残酷。

"食余肉兮饮余血":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遭受的严酷待遇,食肉饮血象征着极度的苦难和折磨。这些描写让人联想到被俘虏者遭受的虐待和不公。

"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现状的无奈与绝望。她可能认为自己的生命与自由已不值一提,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继续苟活于这种生活中。

"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这里的“蛾眉”可能暗指女性的美丽或美貌,这里用来比喻蔡琰作为女性,在命运的压迫下却无能为力。她感叹自己弱小的身躯和柔弱的特质,在强大的外在压力面前显得无力。

整体来看,这一段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极度艰苦和悲惨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挣扎。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和表达,展现了她在逆境中对于自由、尊严和人性的渴望与抗争。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系列作品的第四拍,是一首深刻反映战争与流离之苦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意象与情感**:诗中用“羁囚”和“缧绁”来形象地表达了人物被囚禁、束缚的痛苦感受,这种极端的状态象征着战争中人被剥夺自由的残酷现实。而“忧虑万端无处说”则直接点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恐惧,无法向外界倾诉的孤独与绝望感。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

2. **悲剧色彩**:通过“使余刀兮剪余发,食余肉兮饮余血”这两句,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中人们被迫承受的极端苦难。头发被割,肉被食,血被饮,这种描述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恐怖,更是在揭示战争对人性和生存的摧残,以及对生命的无情剥夺。

3. **对比与反讽**:“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这句蕴含了强烈的反讽意味,表达了主人公宁愿以死解脱,也不愿忍受囚禁与苦难的生活,反映出对现实的极度绝望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而“空悲弱质柔如水”,则用“弱质柔如水”来比喻女性的脆弱和柔弱,表达了对女性在战争中所受苦难的同情与哀怜,同时也暗示了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弱势地位和牺牲的无奈。

4. **历史与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诗人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与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通过个体遭遇的描述,触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引发对和平、人性尊严和战争责任的思考。

综上所述,《胡笳十八拍》第四拍通过凝练的语言、强烈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不仅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个人悲剧,也反映了对和平与人性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责任的反思。

刘商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