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íng yíng sòng rén

行营送人

作者:刘商 
wǎn dù hán gōu xī bié lí     jiàn kàn fēng huǒ mǎ xíng chí
晚渡邗沟惜别离   渐看烽火马行迟
qiān jūn hé chǔ chuān yáng yè     èr yuè cháng ān zhé guì zhī
千钧何处穿杨叶   二月长安折桂枝

《行营送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行营送人》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景象,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晚渡邗沟惜别离**:在这句中,诗人描述了一个傍晚时分,朋友在邗沟(中国江苏省境内的一条运河)渡口分别的情景。"晚渡"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别离的哀伤,而"惜别离"则直接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2. **渐看烽火马行迟**:这句描述的是送别时的景象,随着视线的转移,远处的烽火逐渐可见,意味着战事的逼近。"马行迟"则暗示了在这战事前的安宁时刻,马儿的步伐显得缓慢而沉重,可能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分离和不确定的未来。

3. **千钧何处穿杨叶**:这句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千钧"是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常用来形容极重的物体或极重要的事情。"穿杨叶"则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项射箭技巧,即能够穿过杨树叶。整句意为在千钧一发之际,何处能找到如射箭者一般的高手来应对眼前的危机或挑战,暗含着对朋友的才能和勇气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担忧。

4. **二月长安折桂枝**:"二月"指的是春季,"长安"则是中国古代的都城,象征着繁荣和希望。"折桂枝"是中国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取得高官厚禄或学术成就。整句意为在二月的长安,朋友即将离开,他将踏上寻找荣耀与成功的旅程。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即将拥有美好未来的期望,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战争和不确定性的担忧。

《行营送人》古诗词赏析:

《行营送人》是唐代诗人刘商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朋友未来前景的寄托,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晚渡邗沟惜别离**:开头一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晚渡邗沟,邗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路运输通道之一,这样的背景赋予了场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诗意的美感。惜别离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

2. **渐看烽火马行迟**:随着送别场景的展开,诗中的气氛逐渐变得沉重。烽火马行迟,一方面描绘了行营的军事氛围,暗示了朋友可能即将踏上征途,战事频繁;另一方面,马行迟也可能是对友人安全的忧虑,表达了对朋友在危险中的担心和祈祷。

3. **千钧何处穿杨叶**:这句话中的“穿杨叶”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指李广将军射箭穿杨的技艺高超,象征着目标明确、箭无虚发。此处用“千钧”形容力量之大,问“何处穿杨叶”,似乎是在探寻目标,也暗示了友人在未来可能面临巨大的挑战或机遇,需要有如穿杨叶般的决心和能力。

4. **二月长安折桂枝**:最后两句转为对友人的祝福。二月,春天的开始,象征着生机勃勃和新的开始;长安,即现在的西安,是古代的都城,此处借指友人未来的发展之地。折桂枝则源于“折桂”,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比喻在事业或学业上取得最高成就。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在长安取得辉煌成就的期待和祝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祝愿的寄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人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和祝福。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着对勇敢追求梦想、克服困难的积极精神的赞美。

刘商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