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ào zhōu péi wáng láng zhōng yàn

邵州陪王郎中宴

作者:杨巨源 
yě yān qiū shuǐ cāng máng yuǎn     chán jìng zhēn jī qù zhù xián
野烟秋水苍茫远   禅境真机去住闲
shuāng shù wèi jiā sī jiù hè     qiān huā chéng tǎ lǐ hán shān
双树为家思旧壑   千花成塔礼寒山
dòng gōng céng xiàng lóng biān sù     yún jìng yìng cóng niǎo wài hái
洞宫曾向龙边宿   云径应从鸟外还
mò liàn běn shī jīn gǔ dì     kōng mén wú chǔ fù wú guān
莫恋本师金骨地   空门无处复无关

《邵州陪王郎中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所作,以描绘邵州的自然美景以及在禅宗修行中所体验的境界来表达对佛理的领悟。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段解释:

1.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
- **野烟秋水苍茫远**: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烟雾弥漫的田野与远方的水色混为一体,展现出一片辽阔而幽远的景色。
- **禅境真机去住闲**:进入禅境,内心的真机(即真实本质)在面对事物的生灭(去住)时,保持一种宁静闲适的状态,不再受外物所扰。

2.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
- **双树为家思旧壑**:用双树象征禅修的两个基本原则(如法与不取法),作者怀旧于山中静修的时光,可能是对过往修行生活的怀念。
- **千花成塔礼寒山**:千花象征佛经中的无数教义,作者通过礼拜寒山(可能指寒山道人,或是意指冷清、远离尘嚣的修行环境),表达对佛法的深刻敬意和追求。

3. **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 **洞宫曾向龙边宿**:想象自己曾经在洞穴般的禅修洞府中静修,靠近龙的边侧(龙在东方文化中常被视作神灵的象征),暗示作者对于深邃的修行经验和灵性体验的回顾。
- **云径应从鸟外还**:云径代表通往更高灵性境界的修行之路,应从鸟飞越的天际返回,意指从日常的尘世生活返回到修行和悟道的道路上。

4.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 **莫恋本师金骨地**:不要留恋于最初的修行之地或导师的直接指导,暗示修行之路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要深入内心,理解佛法的真谛。
- **空门无处复无关**:空门指的是佛学中对于事物本质的领悟,即无我、无常、空性等观念。这里强调,无论身处何处,只要能领悟到空门的真谛,就能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不再受限于任何外在的束缚或关联。

整首诗通过描绘邵州的自然风光和禅宗修行的体验,展现了作者对佛教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修行精神。

《邵州陪王郎中宴》古诗词赏析:

杨巨源的这首《邵州陪王郎中宴》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宗教境地及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深邃、超脱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构图**:“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开篇用“野烟秋水苍茫远”勾勒出一幅苍茫秋景图,烟雾缭绕、水面宽广,营造了一种深远、静谧的氛围。接着,“禅境真机去住闲”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是关于禅修的体验,禅境中,生命的意义、生死的真谛在宁静中得以体现,体现出“去住闲”的人生观,即生命虽有去来,但在禅的境界里,这一切都显得淡然无执。

2. **核心意象**:“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这一句通过“双树”、“旧壑”、“千花”、“寒山”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禅修环境的描绘。双树代表了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两棵树——“双林”或“双树”,它们是佛陀悟道的标志;“旧壑”则暗喻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过去修行生活的怀念;“千花成塔”和“礼寒山”则体现了修行者对自然界的虔诚礼敬,同时“寒山”也可理解为精神的寒山,是修行者心灵深处的宁静之所。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禅修者的栖居环境,也表达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与自然万物同频共振的境界。

3. **经历与悟性**:“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这两句提到的“洞宫”、“龙边宿”和“云径”、“鸟外还”,是禅修者旅行中的经历和悟性。在洞穴或宫殿中,可能寓意着内在心灵的探索和修炼;在龙边宿,可能象征着与自然界的深度连接,以及超脱世俗的追求;云径和鸟外的路途,则展现了修行者在高远、自由的空间中寻找真理、心灵释放的过程。这些经历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探索。

4. **结尾启示**:“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深刻启示。不被肉体、物质所束缚,不恋恋于过去或眼前,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真正的“空门”是无处不在的,即意味着在任何地方,只要心有所悟,都可以是修行的起点,无需刻意追寻特定的场所或时间。这种超脱、平和的生活态度,是对人生观和修行哲学的深刻阐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邃的禅修体验,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超脱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深奥的禅宗思想和人生智慧。

杨巨源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