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ù chéng chán shī shān fáng tí zèng èr shǒu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

作者:刘禹锡 
lú wěi wǎn fēng qǐ     qiū jiāng lín jiǎ shēng
芦苇晚风起   秋江鳞甲生
cán xiá hū biàn sè     yóu yàn yǒu yú shēng
残霞忽变色   游雁有馀声
shù gǔ yīn xiǎng jué     yú jiā dēng huǒ míng
戍鼓音响绝   渔家灯火明
wú rén néng yǒng shǐ     dú zì yuè zhōng xíng
无人能咏史   独自月中行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的前一首,通过描绘夜晚的山房环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我们分段解释:

1. **芦苇晚风起, 秋江鳞甲生**: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山房外,芦苇随晚风轻轻摇曳,秋日的江面上仿佛出现了鳞片般的波光。这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清雅。

2. **残霞忽变色, 游雁有馀声**:
描述了夕阳即将落下,天空中的云彩瞬间变换了颜色,晚霞在天边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同时,天空中还有雁群在飞行,它们的叫声在空旷的夜空中回荡,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生动的音符。

3. **戍鼓音响绝, 渔家灯火明**:
这两句描绘了远处的戍楼鼓声已经停止,一片寂静,只有渔家的小屋灯火明亮,散发出温暖的光。这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也暗含了生活的安宁与希望。

4. **无人能咏史, 独自月中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在这样的夜晚,没有人能够吟咏历史的沧桑,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在月光下行走,可能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也可能是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淡然,以及对自己孤独而坚定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刘禹锡诗歌中常见的超然与深刻。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巧妙的构思,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沉思考。这首诗通过对山房周围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首先,诗的前四句“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江面的景象。晚风轻轻吹拂着芦苇,芦苇在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秋江之上,夕阳的余晖在水面上形成鳞甲般的光斑,呈现出一种温婉而又略带忧伤的美。而随着天色渐暗,夕阳的色彩开始变化,余晖下的游雁发出细微的叫声,与四周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接着,诗的后四句“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夜晚降临,山房周围似乎进入了一种神秘而又沉静的状态。戍鼓的声音在寂静中消散,唯余渔家灯火在远处闪烁,点缀着夜色。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仿佛在月光下独自前行,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无人能咏史”,可能暗指历史的功过是非已非当代人所能完全评说,也可能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永恒之间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在面对历史和人生时的深邃思考。刘禹锡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和情感深度,是刘禹锡诗歌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禹锡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