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èng rì běn sēng zhì cáng

赠日本僧智藏

作者:刘禹锡 
bǎo shū fān yì xué chū chéng     zhèn xī rú fēi bái zú qīng
宝书翻译学初成   振锡如飞白足轻
péng zé yīn jiā fán jǐ shì     líng shān yù huì shì qián shēng
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
chuán dēng yǐ wù wú wéi lǐ     rú lù yóu huái wǎng jí qíng
传灯已悟无为理   濡露犹怀罔极情
cóng cǐ duō féng dà jū shì     hé rén bù yuàn jiě zhū yīng
从此多逢大居士   何人不愿解珠璎

《赠日本僧智藏》古诗词释义:

刘禹锡所作的《赠日本僧智藏》这首诗,通过对日本僧人智藏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对佛法以及智慧的理解和对智藏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解析:

1. **宝书翻译学初成**:这句话表明智藏僧人通过努力学习,初涉佛教经典翻译,即对佛经的理解和翻译技能有了初步的掌握和成就。

2. **振锡如飞白足轻**:这里描述了智藏僧人手持锡杖,行进轻盈如飞。白足轻是指僧人脱鞋而行,这是佛教徒修持的一部分,象征着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3. **彭泽因家凡几世**:彭泽指的是中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字元亮),他隐居彭泽,为著名的田园诗人。这里可能是在说智藏如同陶渊明一样,几世以来都与平凡、朴素的生活有着深厚的联系。

4. **灵山预会是前生**:灵山是佛教中著名的圣地,传说释迦牟尼在此为四众弟子讲法,是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这里说智藏在前世曾参与了灵山的盛会,暗含了智藏与佛法有着深厚的缘分和宿命的联系。

5. **传灯已悟无为理**:传灯指的是佛法中的一种象征,传递智慧之光。这里的“已悟无为理”指智藏已经理解了佛法的核心教义——无为,即在行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不执着,体现了佛教的最高境界。

6. **濡露犹怀罔极情**:濡露即沾湿的露水,这里用来比喻智藏虽然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和考验,但心中仍怀有无法衡量的深情。这里的情感既是对佛法的虔诚,也是对智者的感激与敬仰。

7. **从此多逢大居士**:这句话表明在未来的岁月里,智藏将有机会与更多的尊贵的佛教信徒相遇,共同探讨和实践佛法。

8. **何人不愿解珠璎**:这里将佛法比喻为珍贵的珍珠,希望所有遇见智藏的人都能通过接触佛法,获得智慧的启发,正如解开珠宝的装饰一样,揭示内在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智藏僧人的形象和成就,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智藏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佛法传播和世人智慧成长的美好愿望。

《赠日本僧智藏》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这首《赠日本僧智藏》是一首具有浓厚的佛教禅意和人文关怀的诗作,展现了对智藏僧人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题背景**:诗题为“赠日本僧智藏”,表明这首诗是刘禹锡赠予日本僧人的作品。这不仅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也体现了对佛教智慧的共同追求和尊重。

2. **开篇描写**:“宝书翻译学初成, 振锡如飞白足轻”——此句描绘了智藏僧人初成佛学翻译成就,手持锡杖,轻快地行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勤奋、灵巧与修行的成果。这里的“白足”也常被佛教用来形容僧人脱离世俗、脚踏实地的形象。

3. **家学渊源**:“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这两句诗中,“彭泽”暗指陶渊明,以“彭泽因家”寓意智藏僧人的家学渊源深厚,是经过多代积累的成果;“灵山预会”则运用佛教典故,指前生已与佛学相会,暗示其与佛教的深厚联系和宿命般的缘分。

4. **修行与智慧**:“传灯已悟无为理, 濡露犹怀罔极情”——“传灯”比喻传授佛法,智藏僧人已悟透“无为理”,即佛教中的“无为而治”的智慧;“濡露犹怀罔极情”则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眷恋和感激之情,如同露水滋润大地,没有尽头。

5. **结语展望**:“从此多逢大居士, 何人不愿解珠璎”——此句寄予了对智藏僧人未来修为的期待,表示与其交往的人皆会受益,愿意解开心中的疑惑,获得智慧的珠宝(璎)。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这首诗既是对智藏僧人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佛教智慧与人文精神的弘扬。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佛教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以及对佛法智慧的共同追求和尊重。

刘禹锡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