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ī sāi shān huái gǔ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sù xí xiū lái de huì gēn     duō wén dì yī què wàng yán
宿习修来得慧根   多闻第一却忘言
zì cóng qī zǔ chuán xīn yìn     bú yào sān chéng rù biàn mén
自从七祖传心印   不要三乘入便门
dōng fàn cāng jiāng xún gǔ jì     xī guī zǐ gé chū chén xuān
东泛沧江寻古迹   西归紫阁出尘喧
hé nán bái yǐn dà tán yuè     hǎo bǎ zhēn jīng xiāng duì fān
河南白尹大檀越   好把真经相对翻

《西塞山怀古》古诗词释义: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情怀的诗作。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意思是,他通过前生的修行获得了智慧之根,有着广博的见闻,但却善于忘记空洞的言语,专注于内心的领悟。

2."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此句指的是佛教传统,七祖在这里象征着佛教的传承。意思是自从佛教七祖传下了心印(即心传)以来,他不再追求三乘(小乘、中乘、大乘)的修法,而是直接进入了佛法的正道,重视内心的修行。

3."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诗中的主人公从东方的沧江出发,寻找古老的遗迹,体验历史的沧桑。然后,他又回到了西方的紫阁,逃离了世俗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4."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这里的“白尹”是指刘禹锡的妻子白氏,她是一个对佛教有深厚信仰的人。“大檀越”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对佛法有大贡献的人。这一句表达了刘禹锡希望通过与妻子共同翻阅佛经,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实践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佛教智慧的向往,以及在历史与现实中寻求心灵寄托和解脱的过程。诗中既有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又有对内心的深入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西塞山怀古》古诗词赏析: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怀古诗,通过此诗,刘禹锡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追思和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对于佛教思想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刘禹锡认为,人的智慧源于宿世的积累和修行,即便博览群书,也需要在悟性上有所突破,达到忘言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语言的终结,更是思想的自由和深邃。

2.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这句提到的“七祖”和“三乘”分别来源于佛教术语,指的是佛法传承的重要环节和佛教的不同层次。刘禹锡强调的是通过直接的心灵感悟(“心印”)来理解佛法的精髓,而不是仅仅通过文字和仪式(“三乘入便门”)来接受佛法。

3.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探访历史古迹的过程,既有对历史的追寻,也暗含了与世俗纷扰的隔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

4.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这一句是对友人的期待,希望友人能够成为佛经的忠实读者和传播者,共同探讨和解读经典,反映了刘禹锡对于精神交流和知识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西塞山怀古》不仅是对历史和佛教的怀古,更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精神追求和文化交流的深思熟虑。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文学魅力,同时也留给后人深刻的思考空间。

刘禹锡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