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wàng fū shān

望夫山

作者:刘禹锡 
qù guó shí nián tóng fù zhào     dù xiāng qiān lǐ yòu fēn qí
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岐
zhòng lín shì yì huáng chéng xiàng     sān chù míng cán liǔ shì shī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
guī mù bìng suí huí yàn jǐn     chóu cháng zhèng yù duàn yuán shí
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guì jiāng dōng guò lián shān xià     xiāng wàng cháng yín yǒu suǒ sī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

《望夫山》古诗词释义:

### 望夫山

#### 首联:“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一段历史经历和情感的交织。"去国十年同赴召",意思是离开国都十年后,和一群人一起接到了前往某地的诏令。“渡湘千里又分岐”,说明了这段旅程的漫长和艰辛,并且在旅途中又与同伴分道扬镳。这里的“分岐”既指地理上的分岔,也暗含人生道路的岔路口。

"重临事异黄丞相",这里提到的“黄丞相”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黄霸,他以治理有方、政绩卓著而闻名。诗人在提到“事异”时,可能是在感叹自己再次面临任务,但情况与历史上的伟人不同,暗示自己或许并未取得相应的成就或名声。

"三黜名惭柳士师",“三黜”出自《左传》的典故,指的是某人因不称职或政治环境变化多次被免职。这里将自己与柳下惠(士师)相比,柳下惠曾被多次免职,但依然保持高尚的品行。诗人说“名惭”是表示对自己多次被免职感到羞愧。

#### 颔联:“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颔联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归目并随回雁尽",诗人望着天空中南飞的雁群,心中期盼着归乡的时刻,但雁群的消失却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期待的破灭。"愁肠正遇断猿时",这里的“断猿”可能是引用了“山猿断肠”这一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愁绪。

#### 颈联:“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

颈联描绘了一幅江水东流、山脉连绵的画面。"桂江东过连山下",是说桂江(可能指的是桂林一带的江流)向东流去,经过连绵的山岭。这里可能象征了诗人漂泊在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相望长吟有所思",诗人遥望家乡,心中长吟,表达了对家乡、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探索。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离国远行的艰辛、对过往的回忆、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望夫山》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这首诗《望夫山》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离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个人经历中的复杂思绪。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情感与主题。

**首联**:“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岐。”这两句描绘了两位朋友共同离国赴召、渡湘江远行的场景,而后却因不同命运而分道扬镳。这里隐含了友情与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分离的无奈。

**颔联**:“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这两句使用典故,将自己与历史人物黄霸(即黄丞相)和柳下惠(即柳士师)相比。黄霸是汉代著名的地方官,以善于治理著称,而柳下惠则以廉洁著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在政治生涯中的起伏,以及在遭遇挫折时的自谦。

**颈联**:“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目送朋友离去,心情如同雁尽归途后的空虚,加上猿猴的哀鸣,更增添了内心的愁苦。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尾联**:“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独自站在江边,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这里的“桂江”和“连山”再次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相连,隐喻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彼此的心始终相连,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期待。

综上所述,《望夫山》通过对离别、友情、政治经历、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刘禹锡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