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ǎng mǔ dān

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huà shí yīng yù kōng wáng rì     mài chù nán féng shí bié rén
画时应遇空亡日   卖处难逢识别人
wéi yǒu duō qíng wǎng lái kè     qiáng jiàng shān xiù fú āi chén
唯有多情往来客   强将衫袖拂埃尘

《赏牡丹》古诗词释义:

刘禹锡的这首诗《赏牡丹》通过对赏花过程中的独特观察和感受,传达了作者对牡丹花和赏花者的深深感慨,下面逐段解释:

**首句“画时应遇空亡日”**:这句话以牡丹花为切入点,引入了一个带有奇幻色彩的场景。这里的“画时”可能是指牡丹花在画中被描绘出来之时,或者是对牡丹花进行绘画的某个特定时刻。在中华文化中,如“空亡”这样的词语常与不吉利、无意义、虚无缥缈之意相关联,因此,这句诗可能隐喻着在描绘牡丹时,其真实的美可能并没有完全被捕捉到,或者是在某个不被重视、不被珍惜的时间点被创作的。这里的“空亡日”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时机的不合适,或者是创造者对牡丹美的理解不全面。

**次句“卖处难逢识别人”**:这句诗通过转向现实,从艺术创作的层面转到了牡丹花的售卖过程。在市场中,售卖牡丹花时,很难找到真正理解其价值和美感的买家。这里的“识别人”并非指买家,而是强调的是真正懂得欣赏、珍视牡丹美的内在价值和独特美的知音。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牡丹花是普遍可见的,但能够深刻感受到其真正魅力的知音却少之又少,反映了社会上对美的价值和真谛认知的缺失。

**第三句“唯有多情往来客”**:在诗的转折处,诗人提出了解决方案或观察现象。虽然在艺术创作和商业销售中都缺乏真正的知音,但在赏花过程中,总有那些“多情往来客”(频繁赏花或常来常往的访客)存在。他们对牡丹花有更深的情感联系,不仅仅是表面的欣赏,而是真正与花建立了某种情感上的纽带。

**末句“强将衫袖拂埃尘”**:这句诗通过行为描写深化了诗人对赏花者的态度。面对牡丹花上的尘埃(可能是自然的痕迹,也可能是时间的印记),多情的赏花者会尽力以自己的行动来维护花的美丽,通过“强将衫袖拂埃尘”这一动作,表达了赏花者对于美的维护和对自然美的珍视之情。这一行为也暗示了他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欣赏和保护美丽的自然之物,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观赏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牡丹花的描绘、售卖过程中的缺憾,以及赏花者间的差异,表达了对美的深刻思考和对真正欣赏美的知音的渴望。诗中蕴含的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使这首诗在赞美牡丹的同时,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性和社会价值的主题。

《赏牡丹》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赏牡丹》是一首以赏花为题的诗,但诗中所描绘的并非是赏花的欢乐与美丽,而是触及了赏花过程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反映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

诗的首句“画时应遇空亡日”,借用了中国古代命理学中的“空亡日”概念,暗示在描绘牡丹时可能并不在最佳的时机或条件下进行。这里的“空亡日”可以理解为时机、氛围或条件的缺失,暗示了赏花的初衷或背景并不完美。

“卖处难逢识别人”则反映了在花市中,尽管牡丹的价格不菲,但找到真正懂得其价值和内涵的买家却很难。这句话可能暗示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表面化,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共鸣。

接下来,“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拂埃尘”表达了一种无奈的现实。只有那些多情的访客,虽然无法改变牡丹被尘埃覆盖的现状,但仍然尽力以自己的行为来维护这份美丽。这里的“多情往来客”可能是诗人的自我投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纯真与善良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赏牡丹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缺失,也揭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表面化与缺位,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心存美好、努力守护那份纯粹情感的人。刘禹锡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复杂性,引发读者对美的追求、社会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价值的思考。

刘禹锡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