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ún yáng sān tí 。 dōng lín sì bái lián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作者:白居易 
xún yáng shí yuè tiān     tiān qì réng wēn yù
浔阳十月天   天气仍温燠
yǒu shuāng bù shā cǎo     yǒu fēng bù luò mù
有霜不杀草   有风不落木
xuán míng qì lì báo     cǎo mù dōng yóu lǜ
玄冥气力薄   草木冬犹绿
shuí kěn pén pǔ tóu     huí yǎn kàn xiū zhú
谁肯湓浦头   回眼看修竹
qí yǒu gù pàn zhě     chí dāo zhǎn qiě shù
其有顾盼者   持刀斩且束
pōu pī qīng láng gān     jiā jiā gài qiáng wū
剖劈青琅玕   家家盖墙屋
wú wén fén jìn jiān     zhú shǎo zhòng rú yù
吾闻汾晋间   竹少重如玉
hú wèi qǔ qīng jiàn     shēng cǐ xī jiāng qū
胡为取轻贱   生此西江曲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古诗词释义:

###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解读

#### 首句:“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

这段描绘了秋天的浔阳(今江西九江)虽已入十月,但天气依旧温暖,霜不致植物枯萎,风不起则树木不落叶。这样的环境使得植物能在冬季保持绿意盎然的状态。

#### 次句:“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玄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象征寒冷与寒冷的主宰。这里描述的是北方之神的力量在浔阳减弱,以至于草木即便在冬天也能保持绿色。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少有人会回头注意沿江(湓浦)边长的高大竹子。

#### 接下来的句子:“其有顾盼者,持刀斩且束,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

当有人注意到这些修长的竹子(“其有顾盼者”),可能会因某些需要而采取行动。他们可能会持刀砍下竹子,将它们捆扎好,甚至剖开青绿的竹子(“剖劈青琅玕”),用来建造房屋或做其他用途。这里的“青琅玕”常用来形容竹子的翠绿之色,此处隐含着竹子的用途价值。

#### 最后几句:“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胡为取轻贱,生此西江曲。”

作者以想象和对比的手法,提到在汾河(汾晋)地区竹子较为稀缺,而且因其稀有而被视为珍贵(“竹少重如玉”)。然而,为何在西江(九江)这个地方,竹子却生长得如此普遍,甚至被认为轻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在不同地域价值差异的感慨,以及对生长在西江地区竹子的惋惜。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浔阳(九江)地区特殊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影响,以及不同地域对同种资源价值认知的差异。诗中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生命力的颂扬,以及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时可能带来的环境改变和价值取向转变的反思。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古诗词赏析: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通过对东林寺白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与精神信仰的深切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美与善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哲思。

### 自然之美与坚韧

诗的开头描绘了浔阳十月的天气特点,虽已入冬,但温暖的天气让草木仍保持着生机,不被严寒所摧残。这一景象衬托出白莲在逆境中依然生长的坚韧精神,象征了生命在艰难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其有顾盼者,持刀斩且束,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这几句诗描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砍伐竹子以满足居住需求,反映出人类与自然之间在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白居易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自然被过度利用的忧思,以及对和谐共生生活的向往。

### 精神寄托与信仰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汾晋间竹少而贵重,与“西江曲”的竹形成对比,暗示了东西两地自然环境与文化的不同。这里或许寄托了白居易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即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宁静与精神寄托。

### 总结

《东林寺白莲》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与生命的坚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反思,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白莲为载体,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命哲学,体现了白居易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