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àng yáng bái fà rén - mǐn yuàn kuàng yě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作者:白居易 
huá yuán qìng     huá yuán qìng
华原磬   华原磬
gǔ rén bù tīng jīn rén tīng     sì bīn shí
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
sì bīn shí     jīn rén bù jī gǔ rén jī
泗滨石   今人不击古人击
jīn rén gǔ rén hé bù tóng     yòng zhī shě zhī yóu yuè gōng
今人古人何不同   用之舍之由乐工
yuè gōng suī zài ěr rú bì     bù fēn qīng zhuó jí wèi lóng
乐工虽在耳如壁   不分清浊即为聋
lí yuán dì zǐ diào lǜ lǚ     zhī yǒu xīn shēng bù rú gǔ
梨园弟子调律吕   知有新声不如古
gǔ chēng fú qìng chū sì bīn     lì biàn zhì sǐ shēng gǎn rén
古称浮磬出泗滨   立辨致死声感人
gōng xuán yī tīng huá yuán shí     jūn xīn suì wàng fēng jiāng chén
宫悬一听华原石   君心遂忘封疆臣
guǒ rán hú kòu cóng yàn qǐ     wǔ chén shǎo kěn fēng jiāng sǐ
果然胡寇从燕起   武臣少肯封疆死
shǐ zhī lè yǔ shí zhèng tōng     qǐ tīng kēng qiāng ér yǐ yǐ
始知乐与时政通   岂听铿锵而已矣
qìng xiāng rù hǎi qù bù guī     cháng ān shì ér wèi yuè shī
磬襄入海去不归   长安市儿为乐师
huá yuán qìng yǔ sì bīn shí     qīng zhuó liǎng shēng shuí dé zhī
华原磬与泗滨石   清浊两声谁得知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古诗词释义: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主要表达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思考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 开头部分(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这首诗以古代音乐乐器“华原磬”和“泗滨石”为引子,对比古今人们对它们的忽视与重视的不同态度,象征着古代音乐文化的失落与重新被认知。通过“古人不听今人听”与“古人不击今人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文化被遗忘的感慨。

### 音乐工与乐音(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这里强调的是音乐工(乐工)的作用,即音乐是否被使用或舍弃,全在于音乐工的判断。乐工作为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对音乐有着独特理解和选择权。然而,这种选择权与音乐的清晰与否无关,关键在于乐工的价值判断和艺术感知。

### 新声与古声(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乐工如果仅凭自己的主观喜好选择音乐,即使音乐清晰(不分清浊),但若没有区分新旧音乐的价值,那么对音乐的理解就会如同耳聋一般。梨园弟子指的是宫廷音乐家,他们能够区分并偏爱古代音乐,认为传统的音乐比新的音乐更有价值。

### 古代乐器的鉴别(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这里的“浮磬”是指产自泗滨的磬,古代人们通过声音的特性能够轻易地辨认出它,甚至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或故事。强调了古代乐器独特的声音魅力和文化价值。

### 政治与音乐(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通过政治与音乐的联系,诗人批判了当权者忽视音乐与古代文化的现象。宫廷中只听华原石的声音,却忘记了边境的臣子和外敌的威胁。这暗示了当权者可能过于专注于艺术的表面享受,而忽略了更实际的政治与军事问题,导致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福祉受到威胁。

### 结尾部分(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最终,诗人总结道,音乐与政治紧密相关,不能仅以铿锵悦耳的声音来评价。真正的价值在于音乐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 华原磬与泗滨石的命运(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
这段诗描述了华原磬和泗滨石的命运,表达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命运的忧思。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乐器可能逐渐被遗忘,即使它们的声音清浊分明,也只有了解历史的人才能辨识其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深刻反思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音乐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古诗词赏析: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对一位上阳宫中白发老太监的悲惨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统治者政治决策与民怨之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中巧妙地将古代乐器的使用历史与宫廷政治的变迁相结合,通过物的变迁折射出人的命运和历史的更替。

### 主题解析

1. **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诗歌通过“华原磬”和“泗滨石”的历史使用与现代社会的使用情况的对比,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也暗示了权力更迭与时代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乐与政治的关系**:诗中提到“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以及“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强调了音乐在传达情感和政治信息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也揭示了音乐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微妙作用,以及音乐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政治决策。

3. **政治与民怨**:“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政治与民怨关系的深刻思考。他暗示了音乐(作为艺术媒介)能够反映和放大社会的不满与怨气,成为政治决策和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 语言与风格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上阳宫老太监的孤独与悲凉。诗的风格既有叙事的沉稳,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寓言式的手法,让读者在故事的叙述中思考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历史教训。

### 总结

《上阳白发人》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诗篇,更是一次对古代宫廷生活和政治生态的深度反思。通过音乐与历史的对比,白居易巧妙地表达了对权力、历史、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刻见解,使这首诗成为唐代文学中富有深意的作品之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