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kuáng yán shì zhū zhí

狂言示诸侄

作者:白居易 
shí táo zhǒng qí hé     yī nián hé shēng yá
食桃种其核   一年核生芽
èr nián zhǎng zhī yè     sān nián táo yǒu huā
二年长枝叶   三年桃有花
yì zuó wǔ liù suì     zhuó zhuó shèng fēn huá
忆昨五六岁   灼灼盛芬华
dài zī bā jiǔ zài     yǒu jiǎn ér wú jiā
迨兹八九载   有减而无加
qù chūn yǐ xī shǎo     jīn chūn jiàn wú duō
去春已稀少   今春渐无多
míng nián hòu nián hòu     fāng yì dāng rú hé
明年后年后   芳意当如何
mìng jiǔ shù xià yǐn     tíng bēi shí yú pā
命酒树下饮   停杯拾馀葩
yīn táo hū zì gǎn     bēi zhà chéng kuáng gē
因桃忽自感   悲咤成狂歌

《狂言示诸侄》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狂言示诸侄》这首诗可以逐段解释如下:

**第一段:食桃种其核**

开始诗人提到,他吃桃子后将桃核种下。这是一种将日常事物作为思考和反思的开始,类似于古人常说的“一草一木皆有情”。

**第二段: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

诗人描述了种下的桃核在一年后生出嫩芽,第二年生长出枝叶,第三年桃树开始开花。这里用了时间的递进来描绘生命从萌芽、成长到成熟的自然过程。

**第三段: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

诗人回忆起桃树开花的盛况,他曾经在五六岁时,看到桃树开花时的美丽与繁盛,那种景象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段:迨兹八九载,有减而无加**

随后,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从五六岁到现在的八九岁,桃树的花朵数量虽然减少了,却没有增加,意味着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

**第五段:去春已稀少,今春渐无多**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去年的春季桃树的花朵已经很少,而今年的春季花朵也正在逐渐减少。

**第六段:明年后年后,芳意当如何**

面对自然界的规律,诗人开始思考:未来桃树的花朵会如何?这种思考不仅针对桃树,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预知。

**第七段:命酒树下饮,停杯拾馀葩**

诗人带着酒杯,在桃树下饮酒,停下来,拾起落下的花瓣,这种动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八段:因桃忽自感,悲咤成狂歌**

最后,诗人因为桃花的凋零,突然间感到悲伤和无奈,情感激昂,甚至放声狂歌。这里的狂歌,既是情绪的释放,也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桃树的生长和开花的自然过程,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狂言示诸侄》古诗词赏析:

《狂言示诸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述桃树生长的过程及诗人对桃树命运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与艺术风格。

首先,诗中的桃树从播种到开花,再到逐渐凋零的过程,象征着生命从诞生到繁荣再到衰败的自然规律。诗人以桃树的命运为切入点,反思人生历程中的起伏与变化,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其次,诗中融入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悟。从五六岁桃树的“灼灼盛芬华”到八九年后“有减而无加”,再到“去春已稀少,今春渐无多”,诗人通过桃花的生长变化,反映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他用“命酒树下饮,停杯拾馀葩”这一细节,展现了面对生命逐渐衰败时,人们试图以饮酒、赏花等方式寻求慰藉与寄托的心态,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

再者,诗中诗人自感悲痛,从而“悲咤成狂歌”,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他通过诗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直接展现出来,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表达的直接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桃树的命运变迁,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的哲理相融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与思考。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诗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创作出这首蕴含深刻哲理与情感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