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cuī shǎo yǐn shàng lín fāng xīn jū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作者:白居易 
wèi jǐng yòu jiā hàn     huǒ yún shū wèi shōu
畏景又加旱   火云殊未收
lí xuān jī yǒu què     chí hé kě wú ōu
篱暄饥有雀   池涸渴无鸥
àn zé tóu réng tòng     qiān shang hàn yì liú
岸帻头仍痛   褰裳汗亦流
ruò wèi dāng cǐ rì     qiān kè xiàng yán zhōu
若为当此日   迁客向炎州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诗人在炎热干燥的天气中访问友人崔少尹新居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处境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

1. **畏景又加旱, 火云殊未收**:畏景指的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二十四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最北端,地面受热强烈,气温往往很高。这句诗说在炎热的季节又遭干旱,而火云(如火焰般的云)也还没有消散,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炎热程度。

2. **篱暄饥有雀, 池涸渴无鸥**:篱笆周围雀鸟因为饥饿而出现,池塘因干涸而无处栖息的鸥鸟。这形象地展示了在炎热干燥的天气中,生物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3. **岸帻头仍痛, 褰裳汗亦流**:岸边的帽子因为炎热戴起来依然感到头疼,提起衣裳,汗水仍然在流淌。这句诗通过个人的直接感受,生动描绘了夏季酷热的环境,强调了天气的极端炎热。

4. **若为当此日, 迁客向炎州**: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如何面对?这是对友人崔少尹当前处境的同情与询问,暗示了友人可能正在遭受流放、迁徙的艰难,同时通过“向炎州”一词,再次强调了炎热的环境对人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夏季酷热的极端天气条件,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境遇的关心与同情。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具体情境,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干旱、缺水、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描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环境和个体命运的深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环境**:首句“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直接描绘了夏季的炎热与干旱,火云不散,暗示了天气的酷热与干旱的严重性。接下来,诗人继续通过“篱暄饥有雀,池涸渴无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雀儿在炎热的天气下显得饥饿,鸥鸟因为池水干涸而无处觅食,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2. **个人感受**: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在这种恶劣天气下的感受,“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岸帻(古时的一种帽子)在这里可能是指汗流浃背的感觉,头痛与汗水,都是夏日炎热的直接体验。这不仅是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写,也是对整个社会在酷暑中人们普遍状态的隐喻。

3. **深层寓意**:最后一句“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则带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诗人在这里可能暗指在这样的酷热干旱的环境下,迁徙的客人们(或许是流放、迁徙的官员或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哀叹,也是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生活困苦的一种同情和思考。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夏日干旱的自然景观,更通过个人感受与深层寓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这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