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作者:杨虞卿 
xiāo chén qí mǎ chū huáng dōu     wén shuō mái yuān zài lù yú
萧晨骑马出皇都   闻说埋冤在路隅
bié wǒ yǐ wèi quán xià tǔ     sī jūn yóu shì zhǎng zhōng zhū
别我已为泉下土   思君犹似掌中珠
sì xián pǐn zhù shēng chū jué     sān chǐ gū fén cǎo yǐ kū
四弦品柱声初绝   三尺孤坟草已枯
lán zhì huì xīn hé suǒ zài     yān zhī guò zhě shì kuáng fū
兰质蕙心何所在   焉知过者是狂夫

《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句》,可以被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句子或短语,虽然没有明确的段落结构,但我们可以逐一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

1. **萧晨骑马出皇都**:早晨,一位骑着马的旅人从皇城出发。这里的“萧晨”可能指的是清冷的早晨,“皇都”通常指的是帝都或京城。

2. **闻说埋冤在路隅**:听说在路边有冤屈未申的事情。这里的“路隅”指的是道路的角落或边缘,暗示被冤枉的人可能地位卑微,或者事情发生在不太受人注意的地方。

3. **别我已为泉下土**:告别我的人已经成了地下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哀伤的语气,可能是回忆起某个已经去世的朋友或亲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感慨。

4. **思君犹似掌中珠**:思念你就像掌中的珍珠。这里用“珍珠”来比喻思念之情的珍贵与纯净,表达了对某个特定人物深深的怀念与珍视。

5. **四弦品柱声初绝**:四根弦的琴柱声音刚刚消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场景,暗示音乐的结束或演奏者的离去,也可能暗指某种情感的淡出。

6. **三尺孤坟草已枯**:三尺高的坟墓上,草已经枯萎。这句描述了一个孤零零的坟墓,暗示了生命的逝去和留下的孤独与悲伤。

7. **兰质蕙心何所在**:兰花的质朴与蕙兰的高尚心性在哪里?这里使用“兰质蕙心”形容某种品质或精神的高贵与纯洁,反问形式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物美好品质的追寻或怀念。

8. **焉知过者是狂夫**:谁能知道经过的人是狂妄的男人?这句诗似乎在反思或询问,表现出对过往岁月中,那些可能被误解或被忽视的人或事件的关怀与思考。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对生命脆弱和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追忆与敬仰。诗中充满了哀伤、怀旧和对人生深刻思考的元素。

《句》古诗词赏析:

杨虞卿的这首题为《句》的诗作,虽然题目简单,但诗的内容丰富且情感深沉,通过几个场景和意象的串联,表达了一种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悲欢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始与环境描绘**:“萧晨骑马出皇都, 闻说埋冤在路隅。”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一位骑马的旅人从繁华的都城出发,偶然听说某处有冤屈之事发生在路旁的情景。这里的“皇都”、“埋冤”、“路隅”,营造了一种远离喧嚣、聚焦于个体悲欢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铺垫。

2. **情感深度与怀念**:“别我已为泉下土, 思君犹似掌中珠。” 这两句通过“别我”与“思君”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用“泉下土”象征逝者已逝,而“掌中珠”则比喻生前的亲密与珍贵,强化了情感的分量。

3. **音乐与哀思**:“四弦品柱声初绝, 三尺孤坟草已枯。” 这两句描述了音乐的终止与坟墓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的“声初绝”与草木的“已枯”,都是生命结束的象征,通过感官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哀愁气氛。

4. **哲理与疑问**:“兰质蕙心何所在, 焉知过者是狂夫。” 这两句提出了一种哲学式的疑问,即那些素有良好品德(“兰质蕙心”)的人在哪里,普通人如何分辨那些看似普通甚至可能是“狂夫”的过客。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评判的一种思考。

综上所述,杨虞卿的这首《句》诗,通过描绘旅人之行、对逝者的怀念、对音乐与生命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构建了一个既有情感深度又富含哲理的文本,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与对逝者的怀念。

杨虞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