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lǐ pín xīn jū
题李频新居
lóu yǒu zhāng tíng hào tāo lái zì gǔ jīn |
楼有章亭号 涛来自古今 |
shì lián cāng hǎi kuò sè bǐ bái yún shēn |
势连沧海阔 色比白云深 |
nù xuě qū hán qì kuáng léi sàn dà yīn |
怒雪驱寒气 狂雷散大音 |
làng gāo fēng gèng qǐ bō jí shí nán shěn |
浪高风更起 波急石难沈 |
niǎo jù duō yáo guò lóng jīng bù gǎn yín |
鸟惧多遥过 龙惊不敢吟 |
ào rú kāi yù xué wēi shì zǒu qióng cén |
坳如开玉穴 危似走琼岑 |
dàn chǐ qiān rén pò nà zhī wǔ xiāng xīn |
但褫千人魄 那知伍相心 |
àn cuī lián gǔ dào zhōu zhǎng bó cóng lín |
岸摧连古道 洲涨踣丛林 |
tiào mò shān jiē shī dāng jiāng rì bàn yīn |
跳沫山皆湿 当江日半阴 |
tiān rán yǔ yǔ záo cǐ lǐ qiǎn shuí xún |
天然与禹凿 此理遣谁寻 |
《题李频新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李频新居》由唐朝诗人姚合所作,描绘了李频新居附近的自然景观,充满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下面分段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这首诗开篇描述了李频新居所在的环境,提到楼阁以“章亭”为名,涛声自古至今不断,其气势与辽阔的沧海相连,颜色与深邃的白云相似,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
2.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在风雪交加之时,怒吼的狂风驱散了寒冷,雷声轰鸣,引发更大的波浪。高高的浪头在狂风的推动下更加汹涌,即使是坚硬的石头也难以沉入水底,突显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
3.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这一段诗中,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另一面。鸟儿因惧怕风浪而远远飞过,巨龙在如此宏大的景观面前也沉默不语。山势凹凸不平,仿佛是开凿出的玉石洞穴,又似是行走于琼浆般的地面,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此处暗含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可能包含对李频新居选址独特、景观壮观的赞誉。
4.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诗人继续描绘江边的景象,岸石因洪水冲刷而坍塌,连通古代的通道也被淹没,涨起的江水使得丛林淹没,山石也因水花四溅而湿透。在江边,日光被阴云半遮半掩,增添了景色的神秘和动态感。
5.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最后两句,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古代大禹的治水功绩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人类工程智慧共存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对如何理解和欣赏自然美景的哲学思考,似乎在探讨“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与对立,让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李频新居周围的壮丽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人工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题李频新居》古诗词赏析:
姚合的这首诗《题李频新居》以壮丽的气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波澜壮阔的海景图。从诗的开篇,"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起,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历史悠久,气势磅礴的画面,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番激荡壮美的景象。
诗的首联和颔联,"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直接描绘了波涛连天的壮丽景观。"沧海阔"点出了海的广袤无垠,而"白云深"则以云的轻盈来反衬海水的深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海的深远与广阔。
接下来的颈联和尾联,"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通过描绘狂风巨浪、怒涛惊雷的景象,将海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怒雪驱寒气"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海风的威力,驱散寒冷,而"狂雷散大音"则描绘了雷声的轰鸣,展现了海的震撼力。
诗的中间部分,"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则以鸟龙的视角,进一步描绘了海的气势。鸟儿在远处飞行,害怕被巨浪吞没,龙也不敢发出吟唱,形象地展示了海浪的威猛。
尾联"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通过描述海潮对陆地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海的力量与变化,连绵的古道和丛林都被淹没,展现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抵挡。
最后的"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则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在这里,"天然"与"禹凿"相对,既赞美了自然的神奇,也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不断探索和认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海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