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óu xiè gōng tíng

游谢公亭

作者:姚合 
tà dé dù xī wān     chén yóu mù bù hái
踏得度溪湾   晨游暮不还
yuè míng sōng yǐng lù     chūn mǎn xìng huā shān
月明松影路   春满杏花山
xì yòu tiào lín mò     gāo sēng zhù shí jiān
戏狖跳林末   高僧住石间
wèi kěn lí yāo zǔ     lái cǐ fù hé yán
未肯离腰组   来此复何颜

《游谢公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游谢公亭》,通过对诗人游览谢公亭的所见所感进行描述,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沉思。以下是逐句解释:

1.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诗人的脚步踏过溪湾,早上出发,直到傍晚还不愿意返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留恋,用“晨游暮不还”强调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迷醉。

2. **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树的影子上,映照出一条道路;春天的花朵遍布在山间,尤其是杏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山间的静谧之美与春天的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3. **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猴子在树林的顶端嬉戏跳跃;高僧(隐士)居住在石头之间。这两句通过动物与人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猴子的自由与高僧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4. **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即使没有脱去官职的束缚(腰组指官职),来到这里(谢公亭)又有什么脸面呢?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虽然他热爱自然,但又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表达了对世俗生活与自然之美的双重向往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示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的心理状态。

《游谢公亭》古诗词赏析:

姚合的《游谢公亭》是一首描绘游历名胜古迹时所见所感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开篇直述了诗人清晨踏上旅程,跨越溪湾,独自游历的情景。这句诗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跨越,也隐喻了时间的流转与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探索。

2. **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此句描绘了月光下的松林小径与满山的杏花,自然景观的美丽跃然纸上。月光与松影相互映照,为夜晚的行进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宁静;而春日的杏花满山,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3. **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通过“戏狖跳林末”描绘了山林间的生机动感,狖(猴类动物)在树梢间嬉戏跳跃,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而“高僧住石间”则形象地展现了隐居山林的高僧形象,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4. **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对比下,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腰组是指官职或官服的象征,意味着世俗的束缚与责任。在自然美景面前,诗人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反思,可能对继续置身于官场感到愧疚或不适应,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姚合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