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lǐ míng xiù cái xī xíng

送李溟秀才西行

作者:许浑 
zhǔ yào qù hái guī     jiā rén bàn yǎn fēi
㔉药去还归   家人半掩扉
shān fēng téng zi luò     xī yǔ dòu huā féi
山风藤子落   溪雨豆花肥
sì yuǎn sēng lái shǎo     qiáo wēi kè dào xī
寺远僧来少   桥危客到稀
bù wén zhēn chǔ dòng     yīng jiě zhì hé yī
不闻砧杵动   应解制荷衣

《送李溟秀才西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送李溟秀才西行》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李溟秀才在西行路上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㔉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这里可能是指田野中的药材在秀才西行之时的去与归,同时也象征着秀才即将离开家门,家中的门半掩着,暗示着离别。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离别之情融合在一起。

2."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山中的风将藤蔓的果实吹落,溪水边的雨滋润着豆花,让豆花更加肥硕。这两句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暗示着李溟秀才的西行将带他进入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新环境。

3."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这里的寺院与桥分别象征着旅途中的避难所与过境点,远处的寺院僧侣稀少,危险的桥梁上客人稀疏。这两句表达了旅途中可能的孤独与艰难,同时预示着李溟秀才西行路上将充满挑战。

4."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古代人们为了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会制作相应的衣物,砧杵是古代缝补衣物的工具。在这句中,诗人说在旅途中未听到砧杵的动静,意味着李溟秀才可能已经准备好适合西行季节的衣物。"应解制荷衣"的"荷衣"可能指的是夏季轻便的衣物,暗示诗人希望李溟秀才旅途舒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旅途的想象,表达了对李溟秀才西行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送李溟秀才西行》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送李溟秀才西行》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西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和对远方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㔉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这两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㔉药"是一种草药,这里用作动词,暗示友人或有离别后的返回之想,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家人半掩扉"则生动描绘了离别后的家门景象,半掩的门象征着离别后的寂寞与对友人的思念。

2. **颔联“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以及时间的流逝。山风带来的藤子落下,暗示秋天的到来;溪雨滋润着豆花,使得豆花更加肥沃。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3. **颈联“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这两句通过描写远寺和危桥,展现出旅途的孤独与艰辛。"僧来少"意味着在远方的寺庙里,很少有来访的僧人,凸显了旅途的孤寂。"桥危客到稀"则通过一座危桥和稀少的过客,反映了旅行中的风险与不便。

4. **尾联“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意象,"砧杵"本是捣衣的工具,这里象征着日常劳作。"制荷衣"则出自《楚辞·渔父》中的诗句,原意是指屈原制作荷叶衣,表达归隐之意。尾联通过"不闻砧杵动"暗示友人将远离尘嚣,而"应解制荷衣"则是对友人选择归隐或淡泊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理想与向往。

综上所述,许浑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之情的深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远方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愿。这首诗不仅情感丰富,而且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许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