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duān zhèng shù

题端正树

作者:温庭筠 
bīng diàn yín chuáng mèng bù chéng     bì tiān rú shuǐ yè yún qīng
冰簟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yàn shēng yuǎn guò xiāo xiāng qù     shí èr lóu zhōng yuè zì míng
雁声远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题端正树》古诗词释义:

温庭筠的《题端正树》是古代中国的一首七言绝句,字数较少,故意义集中且富含意境。让我们逐句解析:

1. **冰簟银床梦不成**:“冰簟”指的是竹席,因其清凉如冰而得名,这里形容席子的质感非常凉爽。“银床”则可能是由金属制成的床或指床的银色光泽。整句意为在这样的凉席和银光闪闪的床上,梦却难以成真。这里用“梦不成”来比喻心有所求而不得,可能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等。

2. **碧天如水夜云轻**:“碧天”指的是深蓝色或青蓝色的天空,这里用“碧”来形容天空的深邃和美丽。“如水”则形容天空的平静和清澈,仿佛是流动的水面。而“夜云轻”则描绘了夜晚轻柔的云彩,似乎与深邃的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3. **雁声远过潇湘去**:“雁”指的是大雁,古人常以大雁比喻远方的旅人或游子。这句描述的是大雁的叫声远去,穿越了潇湘(潇水和湘水,常指南方地区)的风景,象征着某种远离、飘渺或孤独的情感。

4. **十二楼中月自明**:“十二楼”可能是指古代神话中的仙宫或其他象征高雅、美好、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月自明”则表达了月光的明亮与永恒,同时也暗示着在这样的高处,月光似乎更加纯净、明亮,与地上的世界形成对比,可能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或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宁静、略带忧郁的夜景图,通过梦、天、雁、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题端正树》古诗词赏析:

温庭筠的《题端正树》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境营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冰簟银床梦不成**:首句以“冰簟银床”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无法入眠的状态。这里的“梦不成”不仅指无法入睡,更深层地表达了无法实现的理想与愿望,引出诗人的愁绪和失落。

2. **碧天如水夜云轻**:次句通过对碧蓝夜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深邃的夜晚景象。这里的“轻”字用得巧妙,既描绘了夜云的轻盈,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轻盈与自在。同时,这样的景象为下文的“雁声远过潇湘去”做了铺垫,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和空间的辽阔。

3. **雁声远过潇湘去**:这句诗描绘了雁群在远方的天空中飞行,声音渐渐远去的场景。雁过留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流转。潇湘之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与离愁别绪、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此处或许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或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寻。

4. **十二楼中月自明**:最后一句描绘了月光洒在十二楼中,月光的“自明”不仅写出了月色的明亮,也隐含着一种孤独与自我照亮的意味。十二楼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远的目标或理想,月自明则是在暗示即使在孤独和困境中,内心仍能保持光明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世界,从表面的孤寂与失落到内心的自我照亮与追求,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温庭筠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