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ǎng dào zhě bù yù ( yī zuò fǎng sēng bù yù )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

作者:于武陵 
shù xiē dù yān shuǐ     jiàn fēi chén sú jiān
数歇度烟水   渐非尘俗间
quán shēng rù qiū sì     yuè sè biàn hán shān
泉声入秋寺   月色遍寒山
shí lù jǐ huí xuě     zhú fáng yóu bì guān
石路几回雪   竹房犹闭关
bù zhī shuāng shù kè     hé chǔ yǔ yún xián
不知双树客   何处与云闲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于武陵所作,题为“访道者不遇”,意在表达诗人探访一位隐士或僧侣未果的心境与感悟。下面逐段解释诗意:

### 数歇度烟水, 渐非尘俗间

诗人开始描述自己的行进过程,穿过烟雾缭绕的水面,这一景象寓意着远离尘嚣、踏入清新脱俗之境的意象。诗人或许是在寻找一处远离尘世喧嚣、清静平和的地方。

### 泉声入秋寺, 月色遍寒山

泉水的潺潺声似乎将诗人引入了秋天的寺院之中,月光洒满寒冷的山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寻求平静、远离尘世的渴望。

### 石路几回雪, 竹房犹闭关

诗人走过几处覆雪的石路,可以看到竹屋依旧紧闭着门户,这可能是在比喻诗人与隐士之间的相遇未果,隐士似乎仍然在闭门修行,与世隔绝。这种描写暗含着一种对孤独、静谧生活的向往与欣赏。

### 不知双树客, 何处与云闲

“双树”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双树,这里可能象征着隐士所住的竹屋或其内心的境界。诗人疑惑于这位隐士去了何处,与云雾闲适自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遇见隐者并与之共享闲适生活的渴望。

### 总体诗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探访过程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未遇隐者,诗人虽感遗憾,但其描绘的意境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古诗词赏析: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这首诗,于武陵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细腻交融,展现出了一种访客未遇但心有期待、神往于清幽与超然之境的意境。全诗在自然景色与人物内心的交替描绘中,构建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图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的寻找、等待与思考。

首句“数歇度烟水”,开篇即带出访者的行动,表达了他穿越烟雾缭绕的水域,暗示着旅程的艰难与不平凡,同时也预示着访者的内心是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接着,“渐非尘俗间”一句,点明了访者逐渐远离尘世的喧嚣,进入了一个更为纯净、远离尘嚣的环境,这也是诗人在精神上的向往与追求。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描绘了诗人所见的静谧之美,泉声与秋寺、月色与寒山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在这里,自然界的元素不仅仅是背景,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心境。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雪覆盖的石路上,行至竹林中的禅房,却因未遇而未能入内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旅程的艰难与曲折,也暗示了诗人对所访之人的思念与期待。雪路、竹房等元素进一步强化了清幽、静谧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的耐心与坚持。

最后,“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以问句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遇到所访之人的遗憾与好奇,同时对未知的向往。这里的“双树客”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导师或是道者,代表了诗人内心渴望交流与学习的对象。诗人通过这样的疑问,不仅展现了对目标的期待,也暗含了对自我修行与内心寻找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景物与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既实又虚、既自然又超然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超脱之境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自我认知的深度思考。

于武陵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