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án huā ( yī zuò yáng fā shī )

残花(一作杨发诗)

作者:罗隐 
cāng hǎi qù wèi dé     yǐ zhōu liáo wèn jīn
沧海去未得   倚舟聊问津
shēng líng kòu dào jǐn     fāng zhèn gǎi gèng pín
生灵寇盗尽   方镇改更贫
mèng lǐ jiù xíng chù     yǎn qián xīn guì rén
梦里旧行处   眼前新贵人
cóng lái shì rú cǐ     jūn mò dú zhān jīn
从来事如此   君莫独沾巾

《残花(一作杨发诗)》古诗词释义:

罗隐的这首诗《残花》(一作杨发诗)描绘了一个复杂而深沉的景象,透过“残花”的意象,展现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心变化的深刻主题。以下是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这句话描述了一位人在前往大海(象征广阔世界、未知或目标)的途中,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于是暂且停靠在岸边(舟为载体),在寻找方向和指引(问津)。这象征着诗人个人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挣扎。

2.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这里的“生灵”指的是民众,“寇盗”指乱世中的盗贼、恶霸等扰乱社会秩序的人。此句描述了在动荡的年代里,原本的秩序被打破,民众饱受动荡之苦。接着,“方镇”指的是藩镇(地方军阀),这里的“改更贫”暗示了军阀割据导致的地方经济衰退,社会财富外流,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3.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这句描述了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即人们在梦中或许曾有过某种逃避现实的幻想(“旧行处”意味着过去的行迹,暗示对过往或想象中平静生活的怀念),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却看到了新崛起的“贵人”(可能指的是新的权贵阶层或变化的领袖)。这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个体的无力感和对权力更迭的观察。

4.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意为“世事就是如此多变”,意味着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永恒变化的接受。同时,诗人以“君莫独沾巾”劝慰读者(“君”可以理解为读者,也可能是指社会的每个个体),鼓励大家不要独自沉浸在悲伤中,寓意着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情感的宣泄只能暂时缓解,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残花”这一意象,展现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反思,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普遍认知和无奈。

《残花(一作杨发诗)》古诗词赏析:

罗隐的这首诗《残花》(一作杨发诗),实际上描写的并非残花,而是以“残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社会时局的深刻忧虑与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其的赏析:

1. **社会动荡的背景**:首句“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用“沧海”和“倚舟问津”两个典故,描绘出一种寻求出路、探索希望但不得的境况,隐喻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辛的背景。

2. **政治变革的无奈**:“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描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即不论前朝的暴政还是后朝的改弦更张,都未能带来真正的安宁与繁荣,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动荡,凸显出政治更迭对民生的负面影响。

3. **个体命运的悲哀**:“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揭示了社会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无常与悲哀。梦中的过去是熟悉的、熟悉的,而现实中则充斥着新贵的崛起,暗示社会变革中,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权贵崛起,个人情感与记忆逐渐消逝,充满着无奈和失落。

4. **对世事的洞察与感慨**:“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则是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洞察与感慨。它表达了作者对世事轮回、人事更迭的淡然态度,劝慰人们不要过分悲伤,因为过去与未来都充满了未知和变化。这一句充满了哲理,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慰藉,也是对广大读者的普遍启示。

综上所述,罗隐的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残花”形象,展现了他对社会动荡、政治更迭以及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强烈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罗隐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