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wǎ guān sì zhēn shàng rén yuàn ǎi guì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作者:杜荀鹤 
nán lái běi qù èr sān nián     nián qù nián lái liǎng bìn bān
南来北去二三年   年去年来两鬓斑
jǔ shì jǐn cóng chóu lǐ lǎo     shuí rén kěn xiàng sǐ qián xián
举世尽从愁里老   谁人肯向死前闲
yú zhōu huǒ yǐng hán guī pǔ     yì lù líng shēng yè guò shān
渔舟火影寒归浦   驿路铃声夜过山
shēn shì wèi chéng guī wèi dé     tīng yuán biān mǎ rù zhǎng guān
身事未成归未得   听猿鞭马入长关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由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全诗通过对瓦棺寺中矮桧树的描写,以及作者自身境遇的叙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和、超脱生死的追求。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南来北去二三年, 年去年来两鬓斑**: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四处奔波,辗转南北的时间跨度。他以二三年为单位,形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变动和漂泊。"两鬓斑"则指出了岁月的流逝,表明他在多年的流离中已年老,鬓发斑白。

2. **举世尽从愁里老, 谁人肯向死前闲**:
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人的普遍状态和对生命态度的感慨。"举世尽从愁里老"意味着世间的人们大多是在忧虑和烦恼中度过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享受到生命的乐趣。"谁人肯向死前闲"则提出了一种反问,暗示了在面对死亡的临近时,真正能够达到内心平静、轻松生活的人是很少的。

3. **渔舟火影寒归浦, 驿路铃声夜过山**:
这两句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场景,反映了诗人的旅途生活。"渔舟火影寒归浦"描绘了一个傍晚的渔舟归来画面,火光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给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美。"驿路铃声夜过山"则展现了夜晚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铃声在山间回荡,透露出一种孤独和飘泊的感觉。

4. **身事未成归未得, 听猿鞭马入长关**:
"身事未成归未得"意味着诗人还未完成自己的事业或目标,无法返回家乡或安定下来。"听猿鞭马入长关"则描述了诗人在一片哀愁中,被猿猴的叫声所触动,不得不驱马前行,进入了一片更远的、未知的关卡。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无论如何,他都要继续前进。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漂泊经历和对生死、生活态度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深刻感悟。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古诗词赏析:

杜荀鹤的这首诗《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在沉郁的风格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南来北去二三年, 年去年来两鬓斑。” 开篇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作为引子,描述了他在南来北去中度过了一定的岁月,时间的流逝在他的鬓发上留下了痕迹。这里使用了“南来北去”和“年去年来”这样的动态词组,营造出一种漂泊不定、时光流逝的氛围。

**颔联**:“举世尽从愁里老, 谁人肯向死前闲。” 这两句话是对世态的感慨,指出在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愁苦中老去,很少有人能在临近死亡时还保持轻松的心态。通过对比“举世”和“谁人”的差别,强调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对人性的反思。

**颈联**:“渔舟火影寒归浦, 驿路铃声夜过山。” 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寒夜中渔舟归港、马铃声穿越山间的情景。渔舟和马铃声是常见的意象,通过它们的描绘,诗人不仅勾勒出自然的美景,也暗含了人生的漂泊感和归宿的主题。夜晚的寒冷与归家的温馨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丰富性。

**尾联**:“身事未成归未得, 听猿鞭马入长关。”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个人境遇和情感。他尚未完成人生的目标,也无法返回熟悉的家园,只能在哀怨的猿声中,策马前行,走进遥远的关隘。这一联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强化了主题的忧郁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投射,这首诗成为了对时间、人生、命运以及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探讨。

杜荀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