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ò xiāo guān

过萧关

作者:张蠙 
chūn xīng suí huā jǐn     dōng yuán zì yǎng xián
春兴随花尽   东园自养闲
bù lí sān mǔ dì     shì rù wàn zhòng shān
不离三亩地   似入万重山
bái niǎo chuān luó qù     qīng quán dǐ shí hái
白鸟穿萝去   清泉抵石还
qǐ tóng qín dài kè     wú wèi yǐn shāng shān
岂同秦代客   无位隐商山

《过萧关》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过萧关》,作者为张蠙。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春兴随花尽, 东园自养闲:** 春日的兴致随着花朵的凋零一同消逝,我在东园独自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里描述的是作者在春天,花儿即将凋谢的时节,对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的感慨,以及在东园中独处的平静。

2. **不离三亩地, 似入万重山:** 不出三亩大小的范围,我却感觉仿佛置身于连绵不绝的山脉之中。这里的描述,一方面强调了作者所在的环境虽然不大,但内心却能感受到广阔与深远,另一方面也隐喻了通过内心的想象和感受,可以超越眼前的局限。

3. **白鸟穿萝去, 清泉抵石还:** 白色的鸟儿在藤蔓间自由穿梭,清澈的泉水碰到石头后又折返回来。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同时,鸟儿的自由与泉水的循环,也寓意着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4. **岂同秦代客, 无位隐商山:** 这一句与前面的景象形成对比,通过类比历史上的隐士秦代客与自己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并非一般的隐士,他隐居并非出于被迫,而是内心追求的一种境界。这里的“无位隐商山”,可能是指作者追求的精神自由与隐逸生活,并非简单的逃避世事。

综上所述,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末时节,身处东园的内心感受。通过自然界的景色与隐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以及与历史中隐士形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向往。

《过萧关》古诗词赏析:

《过萧关》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张蠙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春兴随花尽,东园自养闲**:开篇直接描绘了春花凋零、生机逐渐消散的景象,通过“随花尽”三个字,展现了季节更迭、自然轮回的无奈。同时,“东园自养闲”则传达了一种在特定空间内的自我寄托,强调了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里的“东园”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是逃离尘世喧嚣、寻找心灵宁静之所的象征。

2. **不离三亩地,似入万重山**: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句强调了物质空间的有限——“三亩地”是具体的土地面积,后句却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万重山”的辽阔世界,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广阔、追求无限可能的情怀。这种对比不仅是空间上的,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关系的思考。

3. **白鸟穿萝去,清泉抵石还**: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白鸟在绿萝中自由穿梭,清泉在石头间蜿蜒流淌。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象征着自由、纯净与生命的活力。通过白鸟与清泉的活动,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赞叹。

4. **岂同秦代客,无位隐商山**: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秦代客”与自己,表达了诗人与历史上的隐士不同的心态和选择。秦代客指的是那些在历史记载中因逃避政治而隐居的人,而诗人则选择在现实中的三亩地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虽不如隐士般的彻底脱俗,但通过自我探索和内心的宁静,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这里的“无位隐商山”不仅是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当下生活状态的肯定和赞美。

综上所述,《过萧关》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更是一首深思熟虑的人生态度诗。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找到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张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