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ù dào zhě

遇道者

作者:张蠙 
hé nián wàn rèn dǐng     dú yǒu zuò chán sēng
何年万仞顶   独有坐禅僧
kè shàng yīng wú lù     rén chuán huò jiàn dēng
客上应无路   人传或见灯
zhāi chú wéi yǒu xiàng     jiǎng shí rèn shēng téng
斋厨唯有橡   讲石任生藤
yáo xiǎng dōng lín shè     rú shī shuí fù néng
遥想东林社   如师谁复能

《遇道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遇道者》,由唐代诗人张蠙创作。全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高山上,深谙禅宗之道的僧人形象,通过对这位僧人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者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以下是逐段解释:

首句“何年万仞顶,独有坐禅僧”:诗人询问道,在那万丈高耸的山顶上,究竟是哪个年代,出现了这位独自修行的坐禅僧?这里使用了“万仞顶”来形容山的高峻,用以象征僧人修行的孤独和艰苦,同时也暗示这位僧人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次句“客上应无路,人传或见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僧人的生活环境。山上的路径崎岖险峻,外人难以到达,因此说是“客上应无路”。然而,尽管如此,仍有人传说,夜晚时分,山顶会有灯光明亮,也许那就是僧人静坐修行的地方。这句话既表达了僧人修行的孤独,也暗示了他的存在对后人而言充满了神秘与吸引。

接着“斋厨唯有橡,讲石任生藤”:描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清幽。斋厨里只有橡树,意味着食物简单而自然。僧人坐禅、讲经的石板上,藤蔓随意生长,既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也寓意着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遥想东林社,如师谁复能”:诗人遥想那东林社,那是一处佛教修行的圣地,无数高僧曾在那里修行,悟道。他由此联想到,如今像这样能够深入修行、悟道并达到一定境界的僧人,又有谁能与这位隐居山顶的坐禅僧相媲美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僧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代佛教修行者可能无法达到前辈高度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隐居山顶修行的僧人,展现了其孤独、简朴而崇高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仰慕之情。

《遇道者》古诗词赏析:

这首题为《遇道者》的诗,由唐代诗人张蠙创作,表现了一种对隐逸生活与超脱世俗的向往。从诗歌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高僧独居山顶,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佛门生活与修行的深切向往。

**首联**:“何年万仞顶,独有坐禅僧”,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极为空灵的景象。万仞顶象征着极高的山峰,既是自然界的极限,也是精神境界的象征。独有坐禅僧则暗示了这位僧人远离尘世的喧嚣,独自在山巅修行,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何年”二字透露出时间的久远,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古老与神圣。

**颔联**:“客上应无路,人传或见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秘与神秘感。在这样一个高不可攀的山峰之上,似乎没有外人可以到达,只有通过传说中的“灯”才能见到隐居的僧人。这里,“客上应无路”强调了山峰的险峻与僧人生活的孤绝,“人传或见灯”则蕴含着神秘与希望,似乎在遥远的地方,总有一线光明指引着有缘之人。

**颈联**:“斋厨唯有橡,讲石任生藤”,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和谐。斋厨指的是僧人的饮食之所,这里只有橡果等自然食物,没有奢华与繁复,强调了佛教修行中“布施”与“简朴”的精神。讲石上长满藤蔓,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生长,同时也隐喻了佛法的生生不息。

**尾联**:“遥想东林社,如师谁复能”,最后,诗人遥想古代的佛门生活,东林社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修行地,象征着高深的佛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古代高僧修行方式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感叹于现代生活中,能够像这些高僧一样,完全摆脱尘世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或许已经不多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隐居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古代佛教文化精神的崇敬与怀念。通过诗意的描述,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精神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超越世俗、追求心灵深处的真理的追求。

张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