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ì lǘ

毙驴

作者:李洞 
shòu chán jīn suǒ rě zhū lóu     yī bié wū shān shù jǐ qiū
瘦缠金锁惹朱楼   一别巫山树几秋
hán xiǎng shǔ mén qīng lù dī     nuǎn huái xiāng àn bái yún liú
寒想蜀门清露滴   暖怀湘岸白云流
bà pāo yán guǒ chén sēng jǐng     xiū ǎo yá bīng jiàn kè zhōu
罢抛檐果沉僧井   休拗崖冰溅客舟
tí guò sān shēng yīng yǒu lèi     huà táng shēn bù chè wáng hóu
啼过三声应有泪   画堂深不彻王侯

《毙驴》古诗词释义:

《毙驴》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虽然题目是“毙驴”,但实际上是通过描写驴的形象和它的生活环境,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和讽刺。下面是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瘦缠金锁惹朱楼, 一别巫山树几秋**:首句以“瘦缠金锁”描绘了驴的瘦弱与被金链锁住的状态,暗示了驴的生活状态及其所处环境的约束和不自由。这里“朱楼”象征了繁华、富贵,与驴的瘦弱形成对比,暗喻社会阶层的差距和不平等。第二句“一别巫山树几秋”则用巫山的树暗示时间的流逝,这里“几秋”用来强调时间之长,暗示驴被囚禁状态的漫长和它对自由的渴望。

2. **寒想蜀门清露滴, 暖怀湘岸白云流**:这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驴的生活环境。这里“蜀门”可能指的是蜀地的门户,含有远离繁华、更为偏远的意味;“清露”象征寒冷,表达驴生活环境的艰苦。同时,“湘岸”与“白云流”则描绘了一个较为宁静、与世无争的场景,通过对比强调了驴生活的环境变化,暗示它可能曾经生活过更为舒适、自由的状态,现在却沦为了苦役。

3. **罢抛檐果沉僧井, 休拗崖冰溅客舟**:这两句进一步描述驴所面对的生活状况。这里“檐果”是指屋檐下的果实,暗示了驴的生活可能会与农民或普通人的生活有某种联系,可能是被施舍或打劫的对象;“沉僧井”则可能象征了驴的死因,即被淹死,反映了它最终悲惨的命运。而“拗崖冰溅客舟”则通过形象的描绘,说明了驴可能在逃亡或争取自由的过程中遭遇的危险和不幸。

4. **啼过三声应有泪, 画堂深不彻王侯**: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驴的哀鸣和对自由的渴望。这里“啼过三声”表达了驴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悲鸣,暗示了它的无助和绝望。而“画堂深不彻王侯”则通过描绘豪华的宫殿,表达了社会上层的冷漠和不关心底层民众的痛苦,深化了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和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隐喻,反映了对当时社会不公和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批判,是一首富有深刻寓意的作品。

《毙驴》古诗词赏析:

李洞的《毙驴》是一首以动物为主角的诗歌,透过动物的命运,寓言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某些反思。诗中的"毙驴"不仅是物理意义上死亡的驴子,也象征了某种生命的终结,或者是精神与道德层面的沉沦。

首联"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瘦弱的驴子被金锁(象征束缚与奢华)所吸引,身处繁华的朱楼,却与大自然(巫山的树木)相隔数年,暗示了驴子远离自然、生活与环境的疏离感。

颔联"寒想蜀门清露滴,暖怀湘岸白云流",通过"寒"与"暖"的交替描述,表现了驴子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蜀门"与"湘岸"代表了不同的地理和季节变化,"清露滴"与"白云流"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动态,暗示了驴子可能经历的两种极端状态或心境变化。

颈联"罢抛檐果沉僧井,休拗崖冰溅客舟",这一联通过细节描绘了驴子的命运转折。"檐果"可能象征着某种欲望或诱惑,"僧井"则是佛教中象征清净、解脱之地。"崖冰"暗示了严酷的环境,"客舟"可能代表了流浪或漂泊。这一联揭示了驴子(或比喻的人)在追求与面对逆境时的抉择与结果。

尾联"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啼过三声"的泪,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与痛苦的哀叹。"画堂"象征着权力与奢华,"不彻王侯"则可能意味着高高在上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或共鸣于普通生命的价值与痛苦。

总体而言,李洞的《毙驴》通过寓言的方式,探讨了生命与命运、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特定境遇下人类和动物可能面临的抉择与结局。诗作深刻地触及了人与自然、人性与道德的复杂议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思。

李洞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