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wén chán

闻蝉

作者:刘昭禹 
jié gāo zhōng bù qǐ     sǐ liàn jiǔ huà shān
节高终不起   死恋九华山
shèng zhǔ qíng hé qiè     gū yún xìng běn xián
圣主情何切   孤云性本闲
míng chuán zhōng guó wài     fén zài luàn sōng jiān
名传中国外   坟在乱松间
yī yuē céng qī chù     xié yáng niǎo zì hái
依约曾栖处   斜阳鸟自还

《闻蝉》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闻蝉》由唐代诗人刘昭禹所作,可以分段理解其意思如下:

1. **节高终不起, 死恋九华山**:
这句诗描绘了一只蝉的一生。"节高"可能指蝉的生命周期,蝉在地下潜伏多年后,才能破土而出,经历短暂的生命周期。"终不起"暗示了蝉生命的短暂和最终的结束。"死恋九华山"则表达了蝉对所在环境的深深眷恋,即使生命终结,其灵魂仍停留在其出生之地,不愿离去。

2. **圣主情何切, 孤云性本闲**:
"圣主情何切"可能是在赞美蝉的纯净与忠诚,这里的“圣主”可以是诗人自指,或者是对某种超然物外、具有高尚品格的事物的比喻。它表达了蝉对环境、对生命的深情和关切。"孤云性本闲"则描述了蝉的自然属性,如同孤独的白云一般,随风飘荡,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地方,表现了蝉的自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3. **名传中国外, 坟在乱松间**:
"名传中国外"暗示蝉虽生活在世间,但其名声或精神影响可能超出了地理或文化范围,表达了蝉的精神或象征意义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坟在乱松间"描绘了蝉死后归于自然的景象,坟墓被乱松覆盖,暗示着蝉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死后回归大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4. **依约曾栖处, 斜阳鸟自还**:
"依约曾栖处"指的是蝉曾经居住过的环境,即使已逝去,这片土地上依然留有蝉的痕迹和记忆。"斜阳鸟自还"则是以鸟归巢的情景来比喻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和谐,鸟儿在黄昏时分回到巢中,象征着生命终了之后的平静和回归,与前文蝉的形象呼应,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界的连结和循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蝉这一意象,表达了生命与自然、个体与整体、死亡与再生等深刻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赞美。

《闻蝉》古诗词赏析:

《闻蝉》这首诗是刘昭禹所作,通过对蝉的观察与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的对比**:“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开篇便以蝉的“节高”与“不起”形成对比,隐喻人生的追求与现实的局限。蝉虽有高节,但最终无法逃脱自然法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奈与宿命。同时,“死恋九华山”形象地描绘了蝉对生活环境的深切眷恋,仿佛在表达对故乡或某种精神家园的执着。

2. **对圣主的追忆**:“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这里通过“圣主”与“孤云”的对比,反映了对理想人物与自然状态的向往。圣主代表人间的追求与理想,孤云则象征着自然的闲适与自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人为与自然之间冲突的思考。

3. **全球与局部的对比**:“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这里从宏观的“名传中国外”到微观的“坟在乱松间”,形成了一种从全球知名度到个体命运的转变。蝉名传于天下,却最终归于一处平凡的坟墓,象征了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不朽的追求。

4. **结尾的自然与生命的循环**:“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诗的结尾通过对斜阳中归巢之鸟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即使蝉已逝去,但其栖息之地依然存在,生命的精神与自然的循环得到了永恒的体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蝉的观察与思考,触及了生命、自然、历史和人性等多重主题,既展现了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感慨,也反映了对自然规律与人类理想的哲学思考。

刘昭禹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