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 yuè chán shī jí
问岳禅师疾
yī yú lóng zhōng guī hǎi yá qiān shān wàn shuǐ qíng zì yí |
伊余龙钟归海涯 千山万水情自怡 |
mèng gōng bié wǒ hái shàng guó jiāng biān cǎn zhí xíng chí chí |
梦公别我还上国 江边惨执行迟迟 |
xiàng wǒ dào yún zhōng mì bàn wèi dé bàn yòu shì wǒ shù shǒu xīn shī jìn shì shī |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 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
zhǐ kǒng bù rú cǐ ruò rú cǐ rú cǐ |
只恐不如此 若如此如此 |
jí xū tiān zi zhī xiāo xiāo jīn chuī jīng mén kǒu |
即须天子知 萧萧金吹荆门口 |
huái jú dòu huáng luò yè zǒu qián chéng shèng shì wèi kě yá |
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 |
dàn kǒng guī fēng nán rù shǒu lián fēng zhǎng jì hán shí yí |
但恐圭峰难入手 莲峰掌记韩拾遗 |
yàn háng yōng mù shì suǒ xī èr shí nián qián jí bié lí |
雁行雍穆世所稀 二十年前即别离 |
píng shī yī huà yín cháo jī |
凭师一话吟朝饥 |
《问岳禅师疾》古诗词释义:
贯休的《问岳禅师疾》以诗人自身的经历为背景,向岳禅师询问其身体状况,并对岳禅师的生活与诗词创作表达了敬意与关切。这首诗可分为几段来逐段解释其意思:
1. **首句“伊余龙钟归海涯”**:“伊余”是自谦之意,“龙钟”形容年迈或疲惫,“海涯”指远离家乡的海边之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因年迈或经历沧桑而疲惫,返回故乡或远离家乡的海边。
2. **“千山万水情自怡”**:诗人穿越千山万水,但内心却感到愉快和满足。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或对生命旅程的领悟与满足。
3.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梦公”是岳禅师的尊称或诗人对岳禅师的一种爱称。“上国”常指京城或政治文化中心。这句话描述了岳禅师在诗人离开后回到上国,在江边与诗人告别时的不舍与沉重。
4.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岳禅师向诗人讲述他在云中寻找同伴而未得,但同时又向诗人展示了一些新作的诗篇。这里不仅表现了岳禅师对诗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与诗人的深厚友谊。
5.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岳禅师担心自己如若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就应得到天子的赏识。这句话反映了岳禅师对自己诗作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认可的渴望。
6. **“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描述了荆门(地名,可能指岳禅师所在之地)的景象,萧瑟的秋风吹过,金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这里可能暗喻岳禅师生活在一个宁静而孤独的环境中。
7.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恐圭峰难入手”**:“胜事”指的是美好的事情,“圭峰”在这里可能指山峰或岳禅师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句话表达了对岳禅师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同时也担心他难以达到那些高远的理想。
8. **“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提到“莲峰掌记韩拾遗”,这可能是指韩氏(韩拾遗是诗人韩愈的别称)的“掌记”生活,即记载与管理文字工作。这里通过引用韩愈的事迹,赞誉岳禅师与韩拾遗一样,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深厚的文学造诣。
9. **“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说明两人已有二十年未见面,岳禅师的一番话让诗人感到饥饿(“吟朝饥”意指因沉浸在思考或诗歌中而感到饥饿),表达了对岳禅师话语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贯休对岳禅师身体状况的关心,还表达了对岳禅师高尚人格和深厚文学造诣的敬仰,以及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回顾与展望。
《问岳禅师疾》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这首诗《问岳禅师疾》,不仅仅是对岳禅师病况的询问,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对人生、友情、诗歌与政治的多重反思。贯休以龙钟之身远归海涯,历尽千山万水,内心却因自由与自然的亲近而感到怡然自得。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中提到岳禅师与诗人的别离与重逢,以及岳禅师对诗人新作的赞赏和对诗人政治抱负的鼓励,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岳禅师希望诗人的才华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甚至希冀“即须天子知”,这背后既有对诗人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追求。
“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描绘了深秋的萧瑟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岳禅师预见到未来的成就可能有限,可能难以实现对诗歌和政治的追求,对“圭峰难入手”和“莲峰掌记”等用词,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无奈。
最后,岳禅师提到“韩拾遗”和“雁行雍穆世所稀”,表达了对逝去的友情和时代风范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文人之间和谐与高雅风尚的赞赏。二十年前的别离,让诗人感慨万千,面对岳禅师的询问,诗人可能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许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贯休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岳禅师的关怀与尊重,也展现了自己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命、艺术和友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