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àng yú xǔ èr pàn guān

上俞许二判官

作者:贯休 
jù jìn dōng yú jí     shān tūn dà yě píng
巨浸东隅极   山吞大野平
yīn zhī wú xiāng hèn     bù jìn hǎi tāo shēng
因知吴相恨   不尽海涛声
hēi qì téng jiāo kū     qiū yún rù zhàn chéng
黑气腾蛟窟   秋云入战城
yóu rén qiān wàn lǐ     guò cǐ bái zī shēng
游人千万里   过此白髭生

《上俞许二判官》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上俞许二判官》由唐代诗人贯休创作,通过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观和对历史人物的遐想,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判官俞、许的敬仰之情。下面,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这两句诗描绘了巨大的海域与群山的壮丽景色,东边的海域无边无际,山川将广阔的田野吞没,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辽阔。

2.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通过历史的联想,引出对吴国丞相的感慨。这里的“吴相恨”可能是指吴国丞相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叹。诗人以海涛声比喻人生的无尽感慨,表示吴相的遗憾无法通过海浪的声音完全表达出来。

3.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深邃的蛟龙洞穴中弥漫着黑气,而秋云似乎在进入战斗的城市。这里使用了蛟龙和秋云作为象征,可能寓指历史的沉郁与战争的阴云密布。

4.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这一句反映了旅行者在遥远的旅程中所经历的岁月与变化。游人们在行走千万里的路程后,年华已逝,胡须也已斑白。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可能暗示着在这漫长旅途中,诗人对于两位判官俞、许的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贯休的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旅途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俞、许两位判官的敬仰之情。

《上俞许二判官》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上俞许二判官》是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同时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和时事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描绘了一幅辽阔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站在海的尽头,山峦绵延,吞没了广阔的平原,这种壮丽的场景让人产生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首联起笔即有宏大的气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历史人物的遗憾与不满。吴相(吴国的丞相)在历史上与自然、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的“吴相恨”可能是对吴国命运的感慨,或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反思。海涛声不绝于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颈联“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通过“黑气”、“蛟窟”、“秋云”等意象,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黑色的云气似乎从蛟龙的洞穴中腾起,暗喻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同时,“秋云入战城”则可能象征着战争的风云变幻,暗示了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尾联“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以游人的角度,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游人从远处来到这里,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白发已生。这一句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俞许二判官可能面临的生活或事业压力的关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历史的思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深沉关注,展现了贯休在艺术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