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yuán yǒu chán shī yǔ léi chǔ shì rù wǔ yí shān

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

作者:贯休 
jìng niè hóng lán jìng     píng gāo kuàng wàng shí
静蹑红兰径   凭高旷望时
wú duān qiú jù kǔ     yǒng rì hè fēng chuī
无端求句苦   永日壑风吹
dà yuè shēng fēng jiǎo     cán xiá zài shù zhī
大月生峰角   残霞在树枝
zhǐ yīng liú yuè shí     qīng xiào zhèng xiāng yí
只应刘越石   清啸正相宜

《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及氛围,表达对两位朋友进入武夷山的祝福与期盼。下面逐句解释:

1. **静蹑红兰径, 凭高旷望时,**
- “静蹑红兰径”:静静地踏上红色兰花铺成的小路。
- “凭高旷望时”:站在高处,尽情地远眺,欣赏四周的景色。

2. **无端求句苦, 永日壑风吹,**
- “无端求句苦”:诗人对朋友在寻觅诗句时的艰苦表示理解,这里“句”可能指诗歌的句子或是对美的追求。
- “永日壑风吹”:整日里在山壑间吹拂的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清凉。

3. **大月生峰角, 残霞在树枝,**
- “大月生峰角”:当月亮从山峰的尖端升起,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或是新的开始。
- “残霞在树枝”:夕阳的余晖还在树枝上停留,展现出美丽的晚景,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

4. **只应刘越石, 清啸正相宜,**
- “只应刘越石”:这里可能是借用了晋代诗人刘琨的典故,刘琨与友人常相唱和,这里可能是指朋友间情感的相投。
- “清啸正相宜”:清脆的长啸之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最为和谐,暗示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朋友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两位友人进入武夷山后生活与心境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一诗,通过对两位隐士踏入自然深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时间、光线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诗意氛围,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两位禅师与处士个性和精神追求的理解和赞赏。

1. **静蹑红兰径**:首句“静蹑红兰径”,描绘了两位禅师与处士缓慢、平和地踏入一片鲜红的兰花小径,为整首诗定下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基调。

2. **凭高旷望时**:次句“凭高旷望时”,进一步展现了两位行者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对周围景物进行审视的场景,强调了他们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开阔。

3.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求句苦”与“永日壑风吹”形成反差,前者表现了对创作的执着与艰难,后者则描绘了大自然的平和与自由,表现了禅师与处士通过自然环境的体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4.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这两句诗描绘了月亮在山峰的轮廓中升起,余晖映照在树枝上的景象,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禅师与处士心灵的觉醒和升华,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融入了宇宙的韵律之中。

5. **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最后一句“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是对两位禅师与处士个性的概括和赞美,借用了古代诗人刘越石的形象,表示他们清高的品格与自然界的和谐相映成趣,他们的啸声在山谷中回荡,既有力量又充满宁静,是对他们内在精神世界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谐、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贯休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首诗成为对自然与精神追求的赞美曲。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