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ǎo qǐ

早起

作者:贯休 
wēi liáng zhēn mǎn chéng     lín xià shí chuáng píng
微凉砧满城   林下石床平
fā qǐ wú duān bái     shī xū chū shì qīng
发岂无端白   诗须出世清
lín sēng tóng shù yǐng     qì yuè jìn qióng shēng
邻僧同树影   砌月浸蛩声
dú zì gēng shēn zuò     wú rén zhī cǐ qíng
独自更深坐   无人知此情

《早起》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清晨醒来,独自冥想、思考的诗句,其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我将逐段解释这诗句的意思:

1. **微凉砧满城**:微凉的早晨,整个城市都充满了砧声。砧声,古时用来比喻人们的忙碌与辛劳,这里也暗示着清晨的宁静和繁忙之间的微妙平衡。

2. **林下石床平**:在树林下的石头床上,石头铺成的床面平整舒适。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强调了他所在环境的自然与宁静。

3. **发岂无端白**:我的头发怎么会无缘无故变白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变化的接受和反思。

4. **诗须出世清**:作诗需要心灵纯净、超脱凡尘。这句强调了诗人的创作追求,即创作的清高与超脱,要求内心世界纯净,远离世俗的喧嚣。

5. **邻僧同树影**:邻近的和尚与树影相伴,一同经历着清晨的宁静。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周围的环境,包括了自然与僧侣的生活方式,暗示着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

6. **砌月浸蛩声**:月光洒在台阶上,与虫鸣声交织在一起。这里的“砌月”指月光洒在台阶或地面,而“蛩声”是蟋蟀的鸣叫声。这句描绘了月光和自然声音交织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的氛围。

7. **独自更深坐**:诗人独自一人,在更深的时刻坐着沉思。这一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思,表明他在深夜里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答案。

8. **无人知此情**:没有人能理解我此刻的心境。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疏离感,暗示着他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外界的隔绝感。

整首诗通过描述清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早起》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这首《早起》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禅意的诗歌。通过描绘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也流露出对生命、诗与清心寡欲生活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铺垫**:“微凉砧满城”——首句便以微凉的秋意和满城的砧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一种早起的孤独与沉思状态。

2. **自然与内心**:“林下石床平”——诗句转折,由外界的景象转向个人的居住环境,石床的平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一份宁静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3. **自我反思**:“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这一联直击人的内心深处,发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岁月对人的影响,诗人在此质疑“发白”与“诗清”的关联,实际上是在思考艺术与人生的真谛,即艺术应当超脱尘世,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4. **邻僧与月色**:“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邻寺僧人与树影相伴,月色浸润着虫鸣,这一画面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和谐与宁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5. **寂寞与深思**:“独自更深坐,无人知此情”——结尾两句描绘出诗人独自在深夜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对周围世界的疏离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也使全诗的意境更为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孤独并存的美感。

总体来说,贯休的这首《早起》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和禅学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保持内心纯净的向往。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