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uò huā

落花

作者:贯休 
yǐ tà jīn bāo sì wǔ zhū     dòng tíng shān shàng wèi hé shū
蚁踏金苞四五株   洞庭山上味何殊
bù yuán sōng shù chēng jūn zi     kěn biàn gān rén huàn mù nú
不缘松树称君子   肯便甘人唤木奴

《落花》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落花》,是唐朝诗人贯休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解释:

1. **蚁踏金苞四五株, 洞庭山上味何殊,**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述的是蚂蚁在洞庭山上踩踏几株金黄色的花苞的场景。"蚁踏"表现出蚂蚁步履的忙碌,"金苞"则是对花苞的美丽描绘,"四五株"则具体指出是几株花。"洞庭山上味何殊"可能是在引申出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事物(这里指花)具有不同的特性或价值,其后半句可能是诗人的感慨或反思。

2. **不缘松树称君子,**
- 这句诗借用了“松树”和“君子”的典故。在中国文化中,“松树”通常象征着高洁、坚毅和长寿,而“君子”则代表有道德、有修养的高尚人格。"不缘松树称君子"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反问或强调的意思,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松树象征君子,那么君子的特质从何而来?”或者暗示着君子的美德是值得人们学习和追求的,即使没有特定的象征物。

3. **肯便甘人唤木奴。**
-"肯便甘人唤木奴"中的“木奴”在这里可能是“木”或“树”的形象化,用来指代花或其他植物。这句话的含义可能是在反思或探讨一种选择性的问题:即便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以不恰当的、带有贬义的称呼来指代一些美好的事物(这里指花),但美好的本质是无法被改变的。这句话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于事物本质与外在称呼之间关系的思考。

综上所述,贯休的这首《落花》诗通过描绘蚂蚁踏花、松树与君子的关联、以及对“木奴”的反思,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与肯定。

《落花》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这首《落花》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于“落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独特的哲理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蚁踏金苞四五株, 洞庭山上味何殊”**,诗的开始就以“蚁踏金苞”这一形象描绘了落花的景象。这里,“金苞”指的可能是落花的姿态或颜色,暗示着落花虽然已经凋零,但曾经有着金黄或绚丽的色彩,犹如贵族般的高贵。而“四五株”则可能是落花散落的景象,通过蚂蚁的活动来表现。这两句诗通过蚂蚁的“踏”动作,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力和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

2. **颔联:“不缘松树称君子, 肯便甘人唤木奴”**,这一联是诗中深含哲理的部分。通过对比“松树”和“木奴”,表达了对于事物价值和地位的思考。在古代文化中,松树常被用来象征君子,因其坚韧不拔、常青不败的特性。而“木奴”则可能是指容易凋零的树木,常用来比喻不被重视或地位低下的事物。诗人这里提出“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意味着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往往是因为某些特质而赋予某些事物以“君子”的地位,而不会仅仅因为它们的价值较低就轻易地贬低它们。这里蕴含了对社会价值判断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以貌取人或以偏概全,每一种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贯休的《落花》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对于生命价值、社会地位以及人性本质的思考,通过简练的诗行,传达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意味。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