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àn fú liù nián tóng yáo

干符六年童谣

作者:未知 
xián tōng guǐ sì     chū wú suǒ zhī
咸通癸巳   出无所之
shé qù mǎ lái     dào lù shāo kāi
蛇去马来   道路稍开
tóu wú piàn wǎ     dì yǒu cán huī
头无片瓦   地有残灰

《干符六年童谣》古诗词释义:

这首童谣共有四句话,是唐代末年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的民谣,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和百姓生活困苦的描写。以下是逐句解释:

1."咸通癸巳,出无所之,蛇去马来":
"咸通"是唐代懿宗的年号,"癸巳"是咸通十四年(873年)的干支纪年。"出无所之"暗示了一种逃避或流离失所的状态。"蛇去马来"可能象征着政局的更迭或社会环境的剧变。蛇与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蛇可能代表不稳定的局面,马则可能代表混乱的军事动乱。整体来看,这句描绘了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百姓无处可去的景象。

2."头无片瓦,地有残灰":
"头无片瓦"指的是百姓无家可归,可能是指大量房屋被毁,人们失去了居住的地方。"地有残灰"则可能暗示了战争、灾祸等导致土地被破坏,或者人们烧毁了自己的家园。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灾害造成的破坏和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惨状。

这首童谣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唐代末年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真实历史景象。

《干符六年童谣》古诗词赏析:

这首童谣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预测性诗文,它在干符六年(公元879年)被传唱,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赏析这首童谣:

1. **咸通癸巳**:咸通是唐懿宗的年号,咸通癸巳指的是咸通年间(859年-874年)的癸巳年。这说明这首童谣是在这个时期被创作或流传的,预示了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变化。

2. **出无所之**:这一句意味着人们感觉到生活没有出路,可能是指社会动荡、经济危机或政治腐败导致民众对未来失去希望。这里的“出无所之”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在困境中感到绝望的心理状态。

3. **蛇去马来**:古代中国常将蛇象征阴险、诡谲,马象征权力与力量。这句“蛇去马来”可能预示着政权的更迭,暗示旧的政权(可能象征阴险和混乱)即将结束,新的政权(象征权力和力量)即将出现,但“稍开”二字表明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平顺,存在不确定性。

4. **头无片瓦**:这一句反映了社会动荡下民众的居所安全受到威胁。在中国古代,瓦片象征着家庭的完整和稳定,因此“头无片瓦”意味着家破人亡,喻示着社会的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现状。

5. **地有残灰**:最后一句“地有残灰”可能是指社会的物质破坏和文明的退化。残灰可以理解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物质损失和破坏,反映了社会不稳定和破坏的严重性。

整首童谣通过简练的语言,以象征和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动荡和民众生活困境的深切忧虑。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预测,也是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童谣,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民众生活的艰辛。

未知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