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án chuān hán shí

樊川寒食

作者:喻凫 
liù yuè huǒ yún sàn     chán shēng míng shù shāo
六月火云散   蝉声鸣树梢
qiū fēng qǐ biàn jiè     kè sī yǐ xiāo tiáo
秋风岂便借   客思已萧条
qīng guó sān nián bié     yān xiá yī lù yáo
倾国三年别   烟霞一路遥
xíng rén duàn xiāo xī     gèng shàng bà líng qiáo
行人断消息   更上灞陵桥

《樊川寒食》古诗词释义:

### 喻凫《樊川寒食》逐段解释

#### 第一段:六月火云散, 蝉声鸣树梢,
**解释:** 这句诗描绘了六月时节,炎热的天气中暑热消散,夏日特有的蝉鸣声在树梢间回荡。在这里,“火云”指的是炽热的云彩,形象地描述了夏季炎热的景象。蝉声的鸣叫,预示着夏季的生机与活力。

#### 第二段:秋风岂便借, 客思已萧条,
**解释:** “秋风岂便借”表达了季节的转变,并没有那么轻易地带来凉爽,似乎秋天的到来需要等待。这里的“借”字,形象地表现出季节变换并非自然界的主动行为,而是需要时间的酝酿。“客思已萧条”则直接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旅人,心中滋生的孤独与哀愁。在秋风未至之前,这些远离家乡的人已感到了深沉的思念和孤独感。

#### 第三段:倾国三年别, 烟霞一路遥,
**解释:** “倾国三年别”在这里使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意指与国之重镇、或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分别已长达三年之久,形象地强调了分离时间之长。之后的“烟霞一路遥”则描绘了道路的漫长与遥远,前路被雾气和霞光所笼罩,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回归之路的艰难与遥远。

#### 第四段:行人断消息, 更上灞陵桥,
**解释:** “行人断消息”指离家的旅人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已经中断,信息的传递变得困难,进一步加强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最后,“更上灞陵桥”则是行为的点睛之笔。灞陵桥是古代的一座重要渡口,常与送别、离情别绪相联系。在这里,诗人选择再次登上这座桥,可能是为了再次感受离别的情绪,或是希望借此抒发心中的苦闷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地点、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在离家别亲的境遇下,面对季节更迭、时光流逝时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感慨。

《樊川寒食》古诗词赏析:

喻凫的《樊川寒食》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与思乡情怀的诗。诗题中的“樊川”,指的是长安城外的樊川,这里是唐代文人雅士常来游赏的胜地。题目中的“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二日,习俗有禁火、冷食、祭扫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以秋风起、蝉鸣声起和寒食节的到来,营造了一种季节变换、岁月更迭、远离故土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描绘了盛夏过后的景象,火云散去,蝉声响起,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蝉鸣常被视为夏去秋来的标志,也是离愁别绪的象征,因为古人有“知了”(蝉)叫声预示着分别或离别的情绪。

颔联“秋风岂便借,客思已萧条”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虽然秋风还未真正带来凉爽,但诗人的内心已经因离愁而感到萧条。这里“秋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也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暗示了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颈联“倾国三年别,烟霞一路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倾国”形容分别时间之长,“烟霞”则暗示了路途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家人或故土分离之久,以及归途的漫长和艰难。

尾联“行人断消息,更上灞陵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说与家人或故土的联系已断,只能通过上到灞陵桥来寄托思乡之情。灞陵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古人多在此处送别亲人,寄托离愁。这一句既是对诗人现状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反映,可能暗含了诗人远离故乡,漂泊他乡的现实境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孤独和无奈。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情感真挚而哀婉动人,是唐代离别诗中的佳作。

喻凫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