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án

作者:唐彦谦 
yù ruǐ liǎng gāo shù     xiāng huī sōng guì páng
玉蕊两高树   相辉松桂旁
xiàng lái chén bù zá     cǐ yè yuè réng guāng
向来尘不杂   此夜月仍光
xiù yǎn cóng lán sè     yàn tūn nóng lǐ fāng
秀掩丛兰色   艳吞秾李芳
shì rén xián jù měi     hé bì gèng qīng xiāng
世人嫌具美   何必更清香

《莲》古诗词释义:

唐彦谦的《莲》是一首描绘莲花之美及其精神的诗。此诗通过莲的外在特征与内在品质的描写,传达了对莲花高洁、优雅、清新的赞誉。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玉蕊"指的是莲花的花蕊,"两高树"可能是作者对莲的形象比喻,象征着莲花的高洁与尊贵。这句话描绘了莲花与周围的松树和桂树相辉映,展示了莲的优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2. **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向来尘不杂"形容莲花生长的环境清纯无染,远离尘世的纷扰。"此夜月仍光"则是在强调莲花即使在月光的照耀下,也依然显得光华熠熠,凸显其内在的明亮与纯净。

3. **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秀掩丛兰色"比喻莲花的美丽超越了众多兰花,显示出莲花的出类拔萃。"艳吞秾李芳"则指莲花的艳丽超越了繁茂的李树的香气,突出了莲花的色泽和芳香的迷人之处。

4. **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世人嫌具美"可能暗示了莲花在某些人眼中过于完美以至于难以接受,或是过于高洁而不易亲近。"何必更清香"则是在强调莲花的香气(清香)正是其高洁、纯净的象征,无需额外的修饰或称赞,其自然之美就已经足够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莲花的高雅与纯净,同时也表达了对莲花不慕名利、自洁自守的品格的赞美。

《莲》古诗词赏析:

唐彦谦的《莲》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描绘了莲花的高洁与美丽,同时揭示了诗人对于美好品质的推崇以及对于世间普遍追求的反思。

首句“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用“玉蕊”比喻莲花,将其比作两株高树,在松树和桂树的映衬下更加显得高洁而脱俗。这种高洁不仅体现在莲花本身的形态和生长环境上,更隐含了诗人对于“高树”、“松桂”等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推崇,以此来映射莲花的高洁。

接着,“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描述了莲花在清静、无尘的环境中生长,在月光下依然璀璨发光。这不仅是对莲花品质的直接赞美,也是在强调莲花即便在世俗的尘埃中也能保持其清雅和光明,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纯净和坚定。

“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莲花的美丽与丛兰和秾李(浓艳的李花)进行比较,强调莲花的秀美与香气超越了其他花卉。这里的“掩”和“吞”都富有动感,形象地展现了莲花在众花中脱颖而出的非凡魅力。

最后,“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普遍现象的反思。在诗人的视角中,莲花不仅拥有令人倾倒的外表和香气,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品质——高洁和清香。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只关注表面的美,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诗人借此呼吁人们应当欣赏并追求那些真正美好的品质,而不是仅仅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

整首诗以莲花为载体,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于高洁、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于人们普遍追求现象的反思。诗中蕴含的哲理和对美的追求,使得《莲》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莲花的诗歌,更是一首关于人生价值和审美取向的深度思考。

唐彦谦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