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ā yuè shí liù yè yuè

八月十六夜月

作者:卢延让 
é hú shān xià dào liáng féi     tún jǐng jī qī duì yǎn fēi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阱鸡栖对掩扉
sāng zhè yǐng xié chūn shè sàn     jiā jiā fú dé zuì rén guī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八月十六夜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八月十六夜月》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夜晚景象,作者卢延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月夜下的农村生活风貌。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逐段解释:

1.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
- **鹅湖山下**:诗人选取了一个山脚下作为背景,暗示这里是一个靠近山岭的乡村环境。
- **稻粱肥**:稻田和粮食都长势旺盛,满载丰收的景象。这里表达了乡村农业的富饶和生机。
- **豚阱**:猪圈,这里泛指猪舍或猪的住所。描述了乡村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养殖设施。
- **鸡栖**:鸡笼或鸡舍,说明有鸡的栖息地。
- **对掩扉**:对称的门扉紧闭,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对掩扉”不仅描绘了场景的和谐,也预示了人们白天劳作之后,夜晚的休息。

2.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桑柘影斜**:形容日落时分,桑树和柘树的影子斜长在地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春社散**:春社是古代农村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在春分前后,以祈求农业丰收和神灵庇佑。诗句中的“春社散”说明了这一祭祀活动已经结束,村民们结束了祭拜活动。
- **家家扶得醉人归**: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即在祭祀活动结束后,家家户户都迎来了喝醉的村民回家。这里的“醉人”不仅仅指的是饮酒过量的状态,也象征着人们在节日或庆祝活动后的心满意足和喜悦,通过“醉”这一状态,表达了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丰收、和谐、温馨的农村秋夜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月十六夜月》古诗词赏析:

卢延让的这首《八月十六夜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月夜图,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生活的和谐之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渲染环境**:“鹅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诗一开始,便以鹅湖山下的稻田和丰收的景象展开,通过“稻粱肥”直接点明了秋季丰收的场景。接着,用“豚阱”(猪圈)和“鸡栖”(鸡笼)描绘出乡村生活的一个个具体场景,而“对掩扉”则生动地表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和谐,门扉轻轻闭合,暗示着一天的劳作结束,乡村进入了安静的夜晚。

2. **中间句描绘习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句诗巧妙地将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传统习俗结合,通过“桑柘影斜”描绘出日落时分的景象,光影交错,富有诗意。同时,以“春社散”点明了乡村春日祭神、庆祝丰收的习俗活动。最后一句“家家扶得醉人归”,以夸张的笔法展现了乡亲们在节日里欢聚畅饮、尽兴而归的情景,既表现了生活的富足,也展现了乡民淳朴、欢乐的个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3. **结句点明主题**:整首诗通过前三句对乡村生活日常景象和节日活动的描绘,最后以“家家扶得醉人归”点明了主题,即在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夜晚,人们在享受丰收的喜悦,享受节日的欢乐,同时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一种悠闲自得、朴实无华之美。

总的来说,卢延让的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季乡村的自然美景和丰收的喜悦,更深层次地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卢延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