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ù tóng guān
入潼关
xiáo hán chēng dì xiǎn jīn dài zhuàng liǎng jīng |
崤函称地险 襟带壮两京 |
shuāng fēng zhí lín dào bīng hé qū rào chéng |
霜峰直临道 冰河曲绕城 |
gǔ mù cēn cī yǐng hán yuán duàn xù shēng |
古木参差影 寒猿断续声 |
guān gài wǎng lái hé fēng chén zhāo xī jīng |
冠盖往来合 风尘朝夕惊 |
gāo tán xiān mǎ dù wěi xiǎo yù jī míng |
高谈先马度 伪晓预鸡鸣 |
qì xū huái yuǎn zhì fēng ní fù zhuàng qíng |
弃繻怀远志 封泥负壮情 |
bié yǒu zhēn rén qì ān zhī míng bù míng |
别有真人气 安知名不名 |
《入潼关》古诗词释义:
《入潼关》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唐太宗)的一首诗,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他踏入潼关,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思绪。以下逐段解释每句话的意思:
1.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 崤函是潼关所在的地理位置,因险要而著称,就像衣襟和带子一样,连接和保护着长安(西京)和洛阳(东京)两个重要城市。
2.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 山峰高耸,霜覆盖的山峰直接对着道路,显得峻峭而寒冷;弯弯曲曲的河流环绕着城池,显示出自然的壮丽和城市的位置。
3.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 古老的树木错落有致地投下影子,寒猿的叫声时有时无,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增添了一种幽深和冷寂的氛围。
4.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 从长安和洛阳来的官员们的车马经常来往,与之伴随的是尘土飞扬,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繁忙和动态的景象。
5.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 在这样的旅程中,高谈阔论和讨论常常在马匹到达之前就开始,甚至预知早晨鸡鸣的时间,显示了行进的效率和忙碌。
6.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 弃繻(一种古代的证件)代表着某种使命或责任,怀揣着远大的志向,封泥(封缄的印章或信件)则象征着忠诚和坚定的情感,负着壮志豪情行进。
7.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 这句话充满了哲思,表示即便在忙碌和急行中,依旧能够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气息,这种气息来自于内心的坚韧和对目标的追求,至于外界的名望或声誉,那并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潼关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表达了李世民对国家的忠诚、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决心。
《入潼关》古诗词赏析:
李世民的《入潼关》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潼关所见所感的诗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气势和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能读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和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地理与地形的描绘
首句“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直接点明了潼关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崤函,是崤山和函谷关的总称,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地。作者将崤函比喻为“地险”,强调了它的地形险要,同时又将其比作“襟带”,凸显了它在连接长安和洛阳两京(即今天的西安和洛阳)的纽带作用,显示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 自然景色的渲染
接下来的“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两句话,以霜峰、冰河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冬季潼关的自然景观。霜峰矗立,冰河弯曲,不仅展现出了自然的壮美,也蕴含着一种肃穆和寒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环境的严峻。
### 环境与时间的交融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描绘,通过古木的参差影和寒猿的断续声,营造了一种深秋或冬季的宁静与凄清。这样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美,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感。
### 人物活动的展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两句通过描述人物的活动和环境的动态,展现了一种繁忙而紧张的生活状态。冠盖,指的是官员的仪仗,这里比喻来往的官员,暗示了潼关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风尘,指的是路上的灰尘和旅人,隐含了对过往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 思想情感的表达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高谈马度,可能指的是在匆忙赶路的场景中还能进行高谈阔论,体现了诗人的风度和深思;伪晓预鸡鸣,则暗示了即使在清晨未明之时,也已经准备就绪,体现了一种紧迫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 结尾的感慨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则收尾于一种深沉的感慨。弃繻、封泥、真人气等词汇,分别与古代的外交信物、官印和士人的情怀有关,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使命和理想追求的颂扬。这里既是对个人抱负和历史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李世民的《入潼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精神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理想的深沉思考和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