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jiǔ zuò fēi gé
置酒坐飞阁
gāo xuān lín bì zhǔ fēi yán jiǒng jià kōng |
高轩临碧渚 飞檐迥架空 |
yú huā zǎn lòu kǎn cán liǔ sàn diāo lóng |
馀花攒镂槛 残柳散雕栊 |
àn jú chū hán ruǐ yuán lí shǐ dài hóng |
岸菊初含蕊 园梨始带红 |
mò lǜ kūn shān àn hái gòng jǐn bēi zhōng |
莫虑昆山暗 还共尽杯中 |
《置酒坐飞阁》古诗词释义:
**诗的解释:**
**作者:李世民**
**标题:置酒坐飞阁**
这首诗描绘了李世民在一座飞阁上设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极尽奢华和自然和谐的宴会景象。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高高的轩台临靠着碧绿的水边,飞翘的屋檐高高架起,仿佛悬空一般。这里首先描绘出了一幅壮观而清新的景色,高轩、碧渚、飞檐等元素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残留的花朵在镂刻的栏杆上攒聚,破败的柳条散落在雕饰的窗户旁。这一句则细腻地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时的景象,花朵、柳条在风中摇曳,与宴会的热闹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时光易逝的主题。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岸边的菊花初绽,园中梨树开始泛出红色。这里进一步点出了季节的变换,菊花的含蕊和梨的泛红都预示着秋的来临,与之前的描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观。
**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不要忧虑未来的黑暗降临,让我们共同畅饮杯中的美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借宴会的欢乐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在这个飞阁之上,诗人和宾客们一起举杯,享受着眼前的盛宴,对未来充满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观的宴会景象,还蕴含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位君主的宽广胸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置酒坐飞阁》古诗词赏析:
李世民的这首《置酒坐飞阁》以丰富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宴会场景,营造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宴会场所、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宴会中的氛围与情感。
### 场所描绘
诗的前半部分“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描绘了宴会场所的壮丽与雅致。高耸的阁楼坐落在碧水旁,飞檐高挑,让人感觉仿佛与天相接。栏杆上堆叠着盛开的花朵,雕饰精美的窗栊中散落着随风轻摆的柳条。这一场景既展示了建筑的雄伟,也体现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和谐统一,营造了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
### 自然景色
接着,“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描绘了宴会场所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岸边的菊花刚刚绽放,园中的梨树开始泛红。这一描绘不仅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为宴会增添了一抹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 宴会氛围与情感
最后,“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表达了宴会中的情感与氛围。诗人在宴会中劝酒,鼓励大家不要担心什么阴暗的事情,而是要尽情享受眼前的欢乐。这种直接、热情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宴会中热烈、轻松且不乏深意的气氛。
### 总体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李世民作为皇帝的豪迈与雅致。诗中不仅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也通过宴会的场景反映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欢乐,体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一种风貌。李世民的这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人情之美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贵族式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