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fú róng
采芙蓉
jié bàn xì fāng táng xié shǒu shàng diāo háng |
结伴戏方塘 携手上雕航 |
chuán yí fēn xì làng fēng sàn dòng fú xiāng |
船移分细浪 风散动浮香 |
yóu yīng wú dìng qū jīng fú yǒu luàn xíng |
游莺无定曲 惊凫有乱行 |
lián xī chuàn shēng duàn shuǐ guǎng zhào gē zhǎng |
莲稀钏声断 水广棹歌长 |
qī wū hái mì shù fàn liú guī jiàn zhāng |
栖乌还密树 泛流归建章 |
《采芙蓉》古诗词释义:
《采芙蓉》这首诗描绘了李世民与一群友人在水面上泛舟游玩的一幕,下面逐句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一群人在方塘(方形的水池)中游戏,他们手挽着手,登上了雕饰华丽的船只。
2. **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船在水面移动,激起细小的波浪;微风散开,使得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3. **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莺鸟,它们的歌声忽高忽低,没有固定的曲调;水面上的鸭子被突然的声音惊扰,它们开始慌乱地游动起来。
4. **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荷花渐渐稀疏,与耳畔的钏声一同消失;广阔的水面与悠长的桨声相伴。
5. **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夜幕降临,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回到了密密的树丛中;在泛舟的旅程中,他们最终返回了建章宫(古代宫殿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李世民与朋友在水上嬉戏、欣赏自然美景的欢乐场景,同时也融入了自然与时间的流转,以及由日间嬉戏到夜晚归宿的宁静氛围。
《采芙蓉》古诗词赏析:
《采芙蓉》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与随从在水面上泛舟采莲的场景,展现出一幅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来赏析:
1. **开篇与起兴**:“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诗的开篇就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诗人与友人结伴同行,一同上船,开启了采莲之旅。这里的“方塘”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一个池塘,但通过这样的描绘,让人感觉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诗人的愉悦之情。
2. **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这一部分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上的动态景象。船的移动在水面留下了细腻的波纹,风的吹拂让莲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游弋的黄莺飞舞歌唱,惊动了在水面漂浮的水鸭,形成了动与静、声与香的交织。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赞美。
3. **情感的寄托**:“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这里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莲稀之后,耳边传来了悠长的划船声,这样的景象与前文的欢快形成了对比,或许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悠远生活的向往。同时,“钏声断”也暗示了这一段愉快的旅程即将结束,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伤。
4. **结语**:“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最后两行,诗人通过“栖乌还密树”描绘了一幅夜晚归宿的宁静画面,乌鸦归巢,自然界的活动渐趋平静。随后,诗人提到“泛流归建章”,暗示着旅程的结束,回归了宫城(建章),这一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结伴”之意,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主生活的特定情景。
整体来看,《采芙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之美的诗,也是诗人情感与心境的投射。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身份和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在历史与文学的长河中,不仅体现了李世民个人的艺术追求,也成为了后人欣赏自然美景、寄托情感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