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dé yīng táo
赋得樱桃
huá lín mǎn fāng jǐng luò yáng biàn yáng chūn |
华林满芳景 洛阳遍阳春 |
zhū yán hán yuǎn rì cuì sè yǐng zhǎng jīn |
朱颜含远日 翠色影长津 |
qiáo kē zhuàn jiāo niǎo dī zhī yìng měi rén |
乔柯啭娇鸟 低枝映美人 |
xī zuò yuán zhōng shí jīn lái xí shàng zhēn |
昔作园中实 今来席上珍 |
《赋得樱桃》古诗词释义:
《赋得樱桃》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创作的一首诗歌。全诗通过描绘樱桃的美丽景致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颂之情。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华林满芳景, 洛阳遍阳春**:华林指的是洛阳周边的华美园林,整个园林充满了春天的景致。这里的“芳景”指的是春日里花草繁盛、生机勃勃的景色。洛阳作为唐朝的都城,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都市景象著称,春日里更是花开满地,满眼都是生机。
2. **朱颜含远日, 翠色影长津**:朱颜指樱桃果实的红色,含远日则是说樱桃的红色在远处的日光中更加鲜艳夺目。翠色影长津则描述了樱桃树上翠绿的叶子在水边形成的倒影,与清澈的流水相映成趣,增添了一种静态的美。
3. **乔柯啭娇鸟, 低枝映美人**:乔柯指的是高大的树干,这里指樱桃树。娇鸟则是形容在高大的樱桃树上欢快鸣叫的鸟儿,它们的歌声悦耳动听。低枝映美人则是说樱桃树的低垂枝条轻轻映照着美人的身影,这里的“美人”可以是女子,也可以是美丽的景象,整句话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4. **昔作园中实, 今来席上珍**:这一句是对樱桃从园中果实到成为宴席上珍品的转变的描述。从前,樱桃只是园中生长的果实,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樱桃因其甜美可口而成为宴会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品。这里既体现了樱桃的美味,也暗示了其作为珍品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樱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品味与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赋得樱桃》古诗词赏析:
这首《赋得樱桃》是唐代诗人李世民的一首咏物诗,以樱桃作为主题,描绘了樱桃在洛阳的生长环境及其独特的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樱桃的色、形、声、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樱桃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华林满芳景, 洛阳遍阳春**:开篇即以华美、丰盈的林木和遍布洛阳的春色为背景,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这里的“华林”不仅指树林,也象征着繁荣和富足的景象。
2. **朱颜含远日, 翠色影长津**:这一句描写樱桃的果实颜色红润,仿佛蕴含着远方的日光,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翠色影长津”则描绘了樱桃树在阳光照耀下,绿叶如翠,其影子投射在溪流之上,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3. **乔柯啭娇鸟, 低枝映美人**:这里通过对比高大的树枝上鸣叫的娇美鸟儿与低垂的树枝下映衬出的美人,展现了樱桃树的多样性和动态美。娇鸟的啼叫为静谧的樱桃林增添了生动的气息,美人与樱桃的结合,既是对樱桃果实的赞美,也是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4. **昔作园中实, 今来席上珍**:结尾两句,诗人将樱桃从园中之实的生长过程,与成为宴席上的珍贵之物的转变进行对比,强调了樱桃从生长到被人们欣赏和享用的整个过程中的美丽和价值。这既是对樱桃品质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的奉献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樱桃的自然生长环境和其自身的色彩、形状、声音等多角度描绘,展现了樱桃的美,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李世民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写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